中国书法院士有多少位?

蔚增发蔚增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书法史上,“五体”是指汉字的五种字体,即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和篆书。《辞海》解释为: “(一)字体名。指楷、隶、草、章、行等五种字体。

(二)汉字书写方式的通称。泛指字的样子。” 可见,字体指文字的样式;而书体则侧重于文字的表现形式。 五体创始于东汉,定形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延续至今。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每一字体都衍生出众多风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书体。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书法真迹是汉代的隶书,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东汉永寿二年(156年)《韩仁明碑》。最早的楷书真迹,唐初尚能见到,如现存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的隋代《苏孝慈墓志铭》,但到了唐代,真迹就不容易见到了——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楷书真迹就是这一份了。

当然,作为最早成熟的行书体裁,《兰亭序》自然是天下第一行书;而草书,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都是无与伦比的佳作。 但论及书体,最著名的恐怕要数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和柳公权的《神策军碑》了。这两篇作品一阴一阳,被后世称为“颜筋柳骨”。其他代表书家还有欧阳询、赵孟\、文徵明、董其昌等等。

至于当代书法界,大家最为推崇的要数沈尹默、林散之、赵朴初等人。 关于书的优劣,宋黄庭坚有言:“字画刚柔长短,大小肥瘦,各象其人,自然妙丽,殆非人力可致。”

曲维林曲维林优质答主

中国书协顾问21人、名誉理事11人、理事233人,总计265人,均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员47人。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著名哲学家任继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和老书法家赵朴初为学术顾问。

现有院士21人:沈鹏为名誉院长,张海任院长。李铎、申万胜、刘艺、张改琴、王家新、陈洪武、赵长青、张旭光、徐利明、吴东民、孙晓云、张坤山、李刚田、言恭达、王丹、郑晓华、孙伯翔、管峻任副院长,翟万益为秘书长。

研究员数百人,主要来自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和其他有关艺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中南海等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地区)。如刘炳森、韩天衡、张海、沈鹏、沙孟海、佟韦、任政、陈方既、张恒寿等,研究院已成全国书法艺术研究的学术中心,为弘扬祖国古老文化,普及和提高书法艺术做出了优异成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