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叫王玉山?

沙小涵沙小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姓王是吧,我姓玉,我们王家出了一位状元,名叫王玉。” ——《薛仁贵传奇》 我是山东人,在我的祖籍地临沂兰陵县,就有叫王玉龙的人,在明朝万历年间,中了解元,他的名字就叫做王玉。 这个名字还真的挺常见,我在网上一搜,发现全国名字叫王玉的竟然有16804人! 我的天哪!这得是多大一个姓氏啊!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点开这个搜索结果页面,我发现这个名字是全国第六大姓氏.....第五大姓氏...第四大姓氏...第三大姓氏....第一大姓氏,简直是瞬间变装有没有! 一瞬间从16804名,变成了752394名! 原来,“玉”字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作(yu)第四声。而在名字里的话,通常读作(yu)第二声。

很多名人,都是“玉”氏,比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爱国将领王公瑾、当代作家王小波等等。 但是,我查了一下,发现这些人的姓氏,在户口本上登记的都不是“玉”而是“王”字。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仔细看了看,发现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玉”作为姓氏的时候,读作yù,然而作为名字的时候,读作yu。

而且,这个人名字里的“玉”,总是和这个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平音。比如说王伯昭、白玉蟾等。 这个规律真是太神奇了!难道古人也懂中文的拼音吗?还是古代也有谐音笑话?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神奇现象,我又搜索了一个名字——爱新觉罗·胤禛。 这位可是大清的雍正皇帝。

他的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金宝臣。 他可是正黄旗的出身,他家可真是富丽堂皇啊(第n遍笑)。他的全名叫爱新觉罗·胤禛,这个名字里,每个字的发音都是第四声。

但是,如果把他当作姓名来看,每个字都变成第二声。 真是个神奇的姓氏~ 爱新觉罗·胤禛(第四声) 爱新觉罗·胤禛(第二声) 看来,“玉”姓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姓氏! 顺便说一句,我查到的16804位同名同姓的王玉,都来自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这个县的居民,有很多都姓王。

而关于这个县的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明末清初时期,兰陵一带发生了严重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派大臣前来赈济救济,这位大臣看到当地荒无人烟,便拿出官印,说只要有人愿意定居,就可以赐予土地。

后来,有一支山西洪洞的大户人家,决定移居到这里,他们跋山涉水,一路艰辛,终于来到了这个荒凉的地区。为了让这里焕发新的生机,他们决定在荒野中垦殖,开荒种地,于是纷纷取名“王龙山”。 因为这家人姓王,又在这座山脉中安家落户,所以这座山就被命名为“王龙山”了。 而当地的县城,也因为这座山被称为“王龙县城”,简称为“兰陵”。

从宇澄从宇澄优质答主

据我查王玉山是中国几万个人,王玉山是地名的有十几个。

王玉山是中国几万个人:

中国人口是13.56亿,以每一百户中国人中有一个叫王玉山来计算。(这个取值我认为是偏低的。我本人的邻居和认识的人中就有三位王玉山)那么13560万人除以100就是王玉山的人在中国有13万5千6百人!

王玉山是地名的有十几个:

黑龙江省密山市的帽儿山,古称王玉山,清末始称帽儿山。位于市区东郊1.5公里处的牡丹江畔,是密山市的旅游风景区。

湖南浏阳大围山镇有个王玉(玉王)山村,以人名村,王玉山村是大围山镇的一个山村,海拔较高,交通极不发达,人口较少,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特产水稻、红薯、萝卜、白菜、玉米等。

山东莒县招贤镇王玉山村,王玉山村位于莒县招贤镇东部,距镇政府4公里,该村东靠浮来山街道东山前村;西靠朱家山头村,南邻后楼村,北临招贤镇后王家河村,东距莒县城25公里,该村有115户,393人,党员14人,设村民小组3个,拥有耕地1165亩。

王玉山是名字的有两三个:

王玉山,男,河北大名县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级专家,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教学科研先进个人”。

王玉山,甘肃榆中人,1936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学和成人高教教材教法研究、古籍整理及编辑工作。王玉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干部。

王玉山,山西离石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5月入党,1965年6月离职休养,正团职待遇离休,享受副军职医疗待遇。三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特等功一次,被授予战斗英雄、南洋群岛解放功臣等光荣称号。

王玉山男 陕西长安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安市长安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员,长安县文联主席、副研究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