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个国外艺术区别?

耿继耿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从起源上来讲,中国传统艺术来源于农耕文明,而西方传统艺术起源于游牧文明;也就是说中国传统艺术在产生之初就是为了满足礼仪、祭祀和贵族消遣等需要的,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而西方传统艺术产生之初并无明显的政治功能,只是到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才逐渐有了强烈的政治意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中断过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这一点决定了中国艺术在起源上的特殊性——它不是从某个人某个人的灵感突发而产生的,而是由无数前人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结果。这种“集大成”式的过程使得中国艺术一开始便具有了很高的审美品味,也使它的政治功能变得内敛,变成了今天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等。而西方艺术产生的源头有很多也是由神灵、宗教引发的,因此它也必然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2.从表现上讲,中国传统艺术重意轻形,而西方传统艺术重形轻意。 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而所谓的“形”则指外在的形态结构。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是通过物态化来体现的,也就是将艺术家个人的理念、心境、认知通过某种物质载体加以呈现,它是否真实地还原了客观世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打动观众的心灵,至于它是像还是不像其实不重要,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即是此理。所以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的是意境而非具象。 而西方传统艺术则恰恰相反,他们更看重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明暗,力求真实生动地再现对象本身。正因为如此,西方传统艺术在形态结构方面就显得比较僵化,一幅好的西画就要力求让任何看过的人都能辨认出它描绘的是什么。

3.从传播上讲,中国传统艺术重小众轻大众,而西方传统艺术重大众轻小众。 由于中国传统艺术最初就是为了满足上层人士的需要而产生的,加之当时又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普及教育,因此它天然就缺乏大众基础。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对文化的垄断与控制,使得中国传统艺术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小众结缘,一直到了今天仍然如此。而西方传统艺术是在文艺复兴以及后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重视大众的作用,重视通俗性,因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丰诗睿丰诗睿优质答主

中国艺术的“美”重在含蓄,这体现在留白上。“欲露不露,欲说不说,令人有所期待”,引人进入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如齐白石所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国外的“美”重在“再现”,他们喜欢将所见的细节描绘的尽善尽美,不允许有半点偏差。中国人爱花,一般买几朵插在瓶里,摆在案头,可以“朝夕相对”、“含毫顾盼”,其情趣全在似有似无之间。西方人爱花,往往是买许多花,在大客厅里作种种繁盛耀眼的复杂装饰,使花的“存在”几乎变成了一种“宣言”或“示威”。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中国绘画是写意的产物,西方绘画是写实的产物。中国书法的用笔,讲究方圆兼施、藏露互现、曲直相参,从而产生出一种纵横自如的节奏美与力度感。这种用笔,实际上构成了中国绘画造型的主框架。用笔的气韵,决定了物体的质感与量感,也决定了整个画面的风格。笔划圆润、松灵,可使受笔墨表现的物体如玉般纯净,气息滋润;笔划方硬、犀利刻露,可使所绘物体给人以石般坚固和质感。笔路有方圆、藏露等变化,可形成画面的韵律。这种笔法,在《簪花仕女图》中,有很强的表现力。衣纹的褶皱、肌肤的柔嫩,线条勾勒的圆润自如,恰似玉的质感。仕女的头饰则运用方笔,给人以沉重、坚实的感觉。整个画面,由于用笔、线描的质朴和纯真,形成了温雅、宁静的韵律。

色彩在中国画中仅起着“随类赋彩”和装饰的作用。它只是“笔”这个主角身上的衬托,并不参与造型。因而“以色助笔”,色只停留在“辅佐成教化,助兴于道”的从属位置。它只是用来“勾画”、“烘晕”、“渲染”物象,使物象“妍雅”、“净丽”而已。这种设色观,使中国画在色彩的美学上追求着单纯、秀雅和沉着。如《簪花仕女图》着色浓丽,服饰色彩对比强烈,线条流畅,设色浓艳而不失典雅,体现了唐代仕女画的风格和特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