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龙字怎么写?
龙是华夏先民的图腾,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因此龙字可以说是汉字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龙字的写法,历代书法家都有不同版本,比较著名的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唐太宗李世民以及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
我这里有一个最新的字体库,收录了古今140多个版本的龙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页里找到链接。今天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展示其中两个经典的版本:一个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面的龙字;另一个则是颜真卿的《勤礼碑》里面的龙字。
这两个字,一个代表着楷书,一个代表着行书,在书写姿势和笔法上都有代表性,所以拿来做对比是非常合适的。
我的字库中有非常详细的笔划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王羲之的龙字出现在他的代表作《兰亭序》之中,被公认为是王羲之的巅峰之作,其文学水平和书法造诣都到了很高的境界。这个字虽然看起来写得比较端正,但仔细观赏仍能发现其笔法十分娴熟,而且间架结构也十分稳固。
【笔画详细拆解】
颜真卿的龙字出自他的代表作《勤礼碑》,这是颜真卿56岁的时候写的,是颜真卿书风成熟期的一个代表作品。这个字写得比较大,点画也比较多,但是点画之间的间隙却留得很合理,所以看上去并不觉得拥挤。
【笔画详细拆解】
龙字在中国历代书法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字,由于它的特殊意义及其字的繁美与复杂,故历代书法家大多在练字时都要选用此字来重点演练。龙字的写法,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之间差异之大,与其它字相比,具有十分可取的特征。
在五种基本字体中,龙字的篆书在象形上仍可略见其特征,但在繁衍过程中,其字已十分复杂,笔势多变。龙字的繁杂在隶书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美,象形字的特征在隶书中已无法再辨认出来。这时的龙字是字典中的母字。从隶书开始,历代书法家把龙字简化或演化成不同的造型。最复杂的字应是张迁碑中的龙字,该字中由四个马字与一个辛字组成,笔画为二十画,而且笔势古拙,用墨苍茫,实为龙字之王。
行楷中的龙字繁简适中,笔势流畅,易识可行,故为日常最通用的字。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大用龙字最为普遍和著名的书法家,这就是王羲之和毛泽东。王羲之的家族世代习书,他自己一生练字十分刻苦,洗笔曾在池塘中染黑了水。他的书法既继承了二王即王旷、王洽的传统,又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自出机枢。他一生写龙字近百幅,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字相同。
由于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了中国书体由繁到简、由隶到行、行楷、行草的进化规律,故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毛泽东的龙字在现代书法家中也是具有独特的风格,毛体龙字在行楷基础上,融入了行草笔体,写起来十分流畅并有力度。与王羲之不同的是,毛体的龙字在书写中,多用硬笔,且字字基本相似,这是与王字不同的特征。在近几十年的中国,毛体字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行。但历史上的事实是,王字经过1000多年盛行于世,毛体字在30年间被人们广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