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吗?

樊琴红樊琴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最早出现烙画是在汉朝,汉代的丝织品画上有烫画痕迹,当时应该是用火烧热烙具直接在丝绸等布料上烙制图画,这种技艺流传至今已失传。 中国的烙画开始流行起来应该是在宋代,由于火针的发明,让烙画的工具得到改进,可以用火针烫画出各种线条、造型,可以烫出“阴文”也可以烫出“阳文”。在纸张和绢布盛行之前,我国古代的书籍大多都是抄写在帛卷上的,也就是用缣帛做成的卷子,上面可以抄写经书,下边就可用烙画来装饰了。《宋书》记载,宋朝时就有在宫殿里挂上烧烙的画作为点缀了!可见当时的烙画已经很普遍了。

随着造纸技术的出现并普及开来,纸取代了缣帛的制作,书籍价格大大下降,人们对于纸制品的追求也提高了。这时候的拓印技术应运而生,人们把碑刻等石刻的文字或图案拓下来印制成书,同时也会用到烙画这一技术,不过这时用的颜料是墨着色,所以这种拓片的颜色比较深;而有些刻本中的插图则是采用染色法染出的彩色插图,这两种技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到了明代,出现了木版印刷术,使书籍的造价更加低廉。由于成本降低,许多以前买不起书的平民也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也刺激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很多文人学士专门研究关于图书的整理、校勘、编目等方面的工作,我国的古文献几乎都是由他们一手整理出来的。当然这些工作者里面也不乏会用烙画的人,如清代的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他就曾经用烙画来记载他所见到的珍稀古籍,他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用烙笔画出人体解剖图来记录人体的结构。

其实,除了我们熟知的纸上作画之外,在我国还有另外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漆画,它是借用漆的作用在器物表面进行作画,具有色彩艳丽、持久不褪、坚固耐用的特点。早期的漆画与烙画很相似,都是在丝织品或是竹蔑等器物表面涂漆然后进行绘制,只不过使用的颜料不同罢了。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漆画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载体,用专用的油漆、颜料、画笔在纸板上进行作画,成为了目前广泛存在于大家生活中的艺术品。

花仙姿花仙姿优质答主

烙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记忆,传递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智慧,是重要的民族艺术瑰宝。

烙画艺人以神奇的烙铁为工具,以木质的火柴杆为材料,以“烙”代“笔”,以火代“墨”,通过巧妙的构思,在方寸之间刻画出形态各异、精妙绝伦的图画,画面层次丰富,格调高雅,具有古典主义的审美风范。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刻、雕、烫,技法繁琐、细腻,可以烫出苍劲有力的枝干,可以“画”出淡雅清新的牡丹,可以“刻”出传神逼真的美人图和龙凤等,画面呈现深、浅、浓、淡近似于水墨画的效果,且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色彩可保持数十年不褪,有“火笔刺绣”之美誉。

小小烙画,虽不大,但其内容涉及花鸟、山水、人物、书法、草虫,题材包罗万象,可表现古今中外众多的文化符号和意象,通过艺术的渲染,达到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在一幅幅精妙的艺术品中,人们既能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洞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思真谛,还能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雅品位和高尚格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