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一分的纸币?

权津权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1953年版的第一套人民币里有1分币.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取代了原来的人民币制度;1950年6月,央行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至1953年底,共发行壹角至壹万圆10种面值、137个版别。这第一套人民币中就有1分币。

我家里还留着这种1分币呢!不过不是1953年的,是1952年和1955年的。 因为这张1分币上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印”的字样。因此可以判断我的1分钱是当时做试验或是测试用的,或者就是当时银行的“实验钞票(即现在说的试铸币)”。这个实验钞票是不是后来真的投入生产了,目前我还没有找到证据。

因为实验钞票并不经过正式的发行程序,所以留存下来的数量非常少,比传说中的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秦半两”还要难得多。 据查资料说,在1953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为了便于计算,人民银行曾委托天津印钞厂印制了一批无号码的1分币作为试验,其中还有加印了“试验品”字样的。但是后来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又发现,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其他方面的证实,甚至被很多钱币收藏爱好者所否认。所以我家里这2张1分币到底是哪一年发行的还真没法判断。

如果真要弄清楚到底是哪一个版本,唯一的方法是查看印钞厂的存档,那真是比考清史难多了…… 以上所说只是针对第一套人民币1分币的情况进行解答。至于题主所说的第二个问题,从1955年开始,随着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以及各票面图案的公布,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假币,这其中就包括1分币。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于1956年发布了《关于严禁伪造国家货币通则》,对伪造国家货币的行为进行了打击。

冉茂含冉茂含优质答主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只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纸币,1分、2分、5分的硬币。其实,5角曾有过纸币的形式,现已禁用流通。1分,2分,5分的纸币在50-60年代是曾经发行并流通过。在建国初期,50-60年代是我国的恢复经济阶段。建国初期,新中国被战争摧毁,经济极端落后,物资极其匮乏。新政权发行新币以后,收集旧币,统一了货币,并且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整个国民经济从1949年得到恢复。经过三年恢复期后,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开始搞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由于当时物资特别紧张,并且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5分,2分,1分也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和发行,这就造成这些面值较小的纸币在流通领域中特别容易被损坏,而且折旧和成本又很高。因此,发行这些小面值钱币不合算。而且,当时人们消费水平很低,日常消费价格基本上都是几分几毛,所以人们也不大愿意花这些小钱,特别是1分这样的零币,更不经常使用。在50-60年代,我国经济上基本上实行"生产资料计划经济,生活资料市场经济;国家经营和农村集体经营、市场(包括自由市场、集市贸易)经营三结合"的混合型经济体制。

特别是市场经营和集市贸易的蓬勃发展,在这些领域中,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小面值钱币,特别是1分和2分钱币使用的特别频繁,由于这些小面值纸币成本很高,而且容易损坏,人们也不好意思花,所以这些小面值纸币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当时在一些大中城市,小面值纸币短缺特别严重,为了满足人们的正当需要,中央政府在1955年在1953年版的1分和2分纸币发行还没结束之前就开始发行1分和2分硬币,5分硬币在1957年发行,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元经济的50-60年代,小币值硬币作为小面值纸币的补充,在城市特别受欢迎,而且特别耐用,人们使用率非常高,并且大有逐步替代小面值纸币的趋势。

在国家经济进一步恢复发展,特别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各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并且,1956-1966年,我国进行了第二个五年规划和"三五计划"的前期建设,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越来越发达,特别商品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市场和集市贸易也空前繁荣,而且,50-60年代,我国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发展很快,吃、穿、用等商品比50年代初丰富很多,城乡人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人民的收入也比建国初期增长不少,人们手头的余钱也越来越多,而且,人们手头有了多余的钱,就更喜欢使用1分,2分,5分硬币来购物,特别是1分和2分硬币使用率更是剧增,这样这些面值的硬币就越来越缺乏。同时,由于硬币特别耐用,人们也舍不得花,使用频率下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