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防伪谁设计的?
谢邀。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去参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简称人行研所),顺便逛了人行大门口的人民币防伪研究室,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种纸币的样本,有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还有刚刚退出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和早已退市的第二套人民币。 在众多的样本中,我一眼就发现了2015年版100元纸币。这种钞票我在2017年就开始发行,当时负责其印刷生产的某银行印钞厂邀请我去参观新钞生产线,曾让我在若干张样品中挑选一张作为纪念,我便选中了这张2015年版100元人民币。
除了这个新版100元人民币外,我还注意到了其他几个有意思的细节。首先是在第四套人民币样品中有一枚80版50元,它背面下方的装饰纹样是一个大写的“万”字,而在实际印制中,这一部分其实是印有两排数字的“伍拾圆”字样——这是为了检验机器在自动识别货币面额参数时的误差范围;其次是第二套人民市中的3元纸币,它的正面印有一行行楷“叁圆”,而背面却只有一枚由左向右旋转的“3”字。这显然是为了检测钞票机器在正反文排版时的校验正确性。
总之,这些细节的设置都体现了人民币防伪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先进性。当然,人民币印制如此缜密,但是仍然有人会利用高科技设备对钞票进行扫描复制,甚至使用油墨将假钞混入真钞之中,给央行和金融机构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普及人民币防伪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印制人民币所使用的水印图案,除硬币外,人民币用的主要油墨、钞票用纸及重要的防伪技术都由发行库自行研究开发。长期以来,我国的货币制造和造币工作者为保持我国货币的先进性和防伪性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我国的货币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50元和100元两种大面额币所采用的防伪技术均是本国发明研制的,不仅安全,可靠,适用,并且成本较低,利于实现机械化生产。
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50和100元纸币与前三套人民币和第四套人民币10元、5元和1元纸币相比,在保持前三套人民币主体印制工艺的前提下,增加了许多防伪性能较高、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纸张中增加安全线,正面均采用凹版人像和胶印缩微文字,背面增加凹印手感线等。
1999年版100元和50元纸币与1990年版100元和50元纸币相比,主要改进和增加了以下防伪措施:
第一,在正面行名下方增加了具有中国传统景物图案的固定水印,并增加了白水印。
第二,在正面右侧增加了立体感很强的金属安全线。
第三,正面主景图案右侧增加了竖号码。
第四,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增加了用拼音字母“RM1”和阿拉伯数字“100”和“50”表示面额的有色荧光油墨印刷图案,在紫外线光下显现绿色图案。纸币背面的胶印图案采用有色荧光油墨印刷,在特定波长紫外光下显现橘黄色图案。用无色荧光油墨印刷面额数字,可供机读。
第五、50元和100元纸币正面冠字号码下方,采用了具有防复印功能的印刷技术。冠字号码和部分底纹在彩色复印时会出现偏淡的现象。
第六、正面主景毛泽东人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图像,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第七、面额数字采用了先进的光变油墨印刷,50元正面左下角、100元正面左下角,(正、背对印)油墨颜色在金色与绿色或蓝色与绿色之间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