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几版人民币?

卓含静卓含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3年版的第二套人民币,也就是目前较常见的二版币(五、六十年代发行的纸币由于印制工艺和材质较为落后,容易褪色和磨损,留存至今的比较稀少,因此价值较高)。 这套钞票共10种面额,其中2元券和5元券各发行了两种版别。

1953年版,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也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分”这个单位的人民币,全套共有10个品种。主色有深蓝、淡蓝、粉绿、棕红等。这版人民币设计风格与当时苏联的卢布类似。 1953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执行发展生产的计划经济政策,为了便于计算,制订了一张新的货币——会计核算单位,即以一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角等于一分的计算单位。

在这种计算单位下,原来印刷的旧币必须加以改造才能使用。于是1953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人民币图的指示》,要求对旧版人民币进行改造。

1955年2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曹与知曹与知优质答主

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60年来,第二套人民币与第一套人民币 5 分和 1 角纸币、1 角、5 角和1元硬币长期混合流通使用。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种面额16个版别,其中1分、2分、5分、1角、2角、5角6种面额硬币,1角纸币1种,1元、2元、 3元、5元、10元5种纸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陆续发行,40年中历经1956年、1958年、 1961年、1962年、1964年、1965年等6次发行各种券别,直至1992年收回。

面额最大的为10元,面额最小的为1分。第二套人民币与第一套人民币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10元以上的面额。这是因为,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战争尚未完全结束,经济基础非常脆弱, 1万元和5000元大面额人民币的发行是基于当时国内战乱,物价不稳的国情;同时,在国外有朝鲜战争、泰缅战争以及越南战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非常规应急之举。随着国内经济形势趋于稳定,物价水平得到控制,国外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逐步转变为有利, 从而可以有步骤地消除大面额人民币了。所以第二套人民币在最初筹划发行时就没有10元以上的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专家反复设计,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并由毛泽东主席签发。该套纸币由上海印钞厂印制,硬币由沈阳造币厂制造。自发行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流通史上历50年之久,历经多次、多地区、多规模的整治、鉴别、回收、调换工作,有效地打击了伪造、变造人民币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第二套人民币的正常流通和人民币的公信力提供了保障,并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