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一张邮票最值钱?

劳俊茂劳俊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80年发行《牡丹》特种邮票,全套4枚,发行量是1625万套;第二是我的属相狗年邮票,第三是92年的贺年卡,第四是我很喜欢的“猴票”。 之所以选这四套是因为:

一、这是我有生以来买的第一套邮票,当时才上小学,花了五分钱(当时的五分钱可不像现在,能买很多好吃的)买了这这套邮票,一直珍藏着,至今已近30年了。

二、这枚“庚申年”的猴票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枚生肖邮票,在1980年至1981年期间共发行了700多万版(一套十枚),由于发行量大,如今价格并不高,市价大约在50元/版。如果按每版十二枚计算,那么整套的价格也就是六十多元。当然,如果你要的是原胶原盒的,那价格就另算了,不过也没贵多少。

三、这张贺年卡是最早的计算机排版制作的印刷品,由邮电部印刷厂印制,设计者的名字叫刘博艺,当年他可是号称“邮界巨子”。此套贺卡的存世量应该不多,因为它是新年贺卡的开山之作,以后各种创意的贺卡层出不穷,而它的设计风格反而很少见了。

四、牡丹邮票是新中国发行最早的一组题材丰富的特种邮票,这套邮票将我国名花牡丹作为主题,一共发行了八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套,因为它把牡丹那种国色天香的韵味表现出来,让人赞叹不已。

历哲瑞历哲瑞优质答主

邮票虽然小,但内涵极其丰富,方寸之间,包罗万象,并且,邮票是集艺术、文化、历史于一身的‘百科全书”。作为邮资凭证,它的存在具有时间性,一旦停止使用,将不再发行,因此,发行数量明确且具有时效性的邮票有其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邮票收藏越来越普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集邮爱好者3000余万,有奖集邮者5000多万,可以说,集邮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业余爱好之一。由于价格相对低廉,邮票收藏也成为普通收藏爱好者普遍青睐的理财门路。

1988年1月15日,中国嘉德举办国内第一场邮品拍卖会时,总成交额100余万元。1989年中国嘉德首届春季邮品拍卖会,成交额达到400余万元。到了2005年中国嘉德首届嘉德四季邮品专场拍卖会上,单张成交价超过万元的邮票就达到8枚,更有单枚超过8万元的邮票。

我国收藏投资市场上,目前有四枚成交价极高的邮票,可以称得上是“华夏四绝”。

第一枚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从新中国第一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我国共发行了400余套邮票。1968年9月邮电部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拟发行《中国人民邮政》编号邮票,志号为l,图案是表示共和国辽阔疆域的中国地图。

试印样票由于表现手法色彩浓艳,被称为“全国山河一片红”。不久,有不同意见反映上来,邮电部研究后,停止发行和销毁试印样票。但在11月,湖北省因信息传递闭塞,误以为样票送审后已获批准发行,先行批量印制近8万枚贴用。

由于“全国山河一片红”图案新颖、寓意深刻,深受收藏者喜爱;加之传世量极少(邮电部当年回收了4万余枚),存世量不会超过2万枚,具备投资收藏的升值条件,因而成交价格不断高升。“文革”期间单枚价格不超过500元的中国地图邮票,在国内邮品拍卖市场上,单枚价格成交价在1997年已超过万元,1999年为万元,2001年突破2万元, 2004年超过4万元,2005年达7.5万元, 2006年为8.8万元。 2005年9月,一枚在英国伦敦拍卖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竟然以20.35万英镑(330余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随着纪念建国58周年行情的活跃,此邮票价格今后升值潜力犹大。

第二枚是“红印花小字当壹元”。清朝邮政诞生于1878年。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朝邮票的发行已难以为继。为了渡过邮资困难,上海邮政总局将英国代印的红印花原票(无面值的邮票底票),加盖铭记后“暂作邮资”。小字当壹元加盖票仅在当时新成立的江苏省内流通使用,流传极少,目前存世品只有4枚。

第三枚是“慈禧太后万寿纪念银两邮票”。“银两邮票”于光绪31年(1905年)发行,是我国惟一使用银两作为邮票面值的邮票。在邮品市场中,单枚价格在万元以上者多为新票,而且价格差异很大,最低万余,高者超过2.5万元。旧票一般在5000元至7000元之间,相差不会很大,市场差价比新票小。随着中国“银邮”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型邮展,银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价格今后会有较大升值潜力。

第四枚是“红彤彤”。清代邮票以印刷颜色命名,有“黄色帝票”、“紫色王票”、“红色民票”之说。清代红印加盖(加盖官字)邮票,由于颜色深红,俗称“红彤彤”。由于清末时政局不稳,战争频繁,邮票的发行和使用量都不大。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派人搜刮清政府库银时,包括邮票在内的库存财物都遭盗用,“红彤彤”等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