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票现在多少年了?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在财政经济工作大会上,中央决定发行票证,作为调节贸易流通、稳定市场的重要工具。 从此,票证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当时我国工业生产尚未全面恢复,大量消费品由苏联等国家进口。为了平衡对外贸易、满足国内需求,各种票证像雪片一样出现并在市场上流通: 食品类有粮票、油票、肉票、蛋票、糖票等; 副食品类有布票、烟票、酒票、茶票、调味品票等; 日用百货类有煤票、电票、油盐酱醋票、药品票、交通工具票和旅游景点门票等。 除了上述固定类票证外,还有临时性的“限购”和“限购”凭证,如“购买化肥票”“购棉券”“手帕纸票”“香烟票”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票证成了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货币”。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供应极度匮乏,人们出门必须持证明购买商品的证件,俗称“购物证”,这是当时常见的场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票证逐渐退出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部分票证被取消或改变成其它形式。然而,“买什么、买多少、谁来买”的审批制度却继续存在并延续至今,成为市场准入审批的“隐形”门槛,严重阻碍了市场的自由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