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用菊花?

安忠波安忠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时候,因为当时国民党的腐败,导致通货膨胀。为了稳定物价,必须印制大量钞票。但是当时的印刷技术比较落后,印钞厂又离不了人盯着,而且纸钞在流通时会有一定的磨损,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旧版钞作为样本,所以当时就产生了“以印抵运”的做法——我多印钞票,你就不必从外面运输了;或者我把钱都送到家里,你也不用再运送了! (注:解放前,纸币的印制、发行与回收没有分开,统一由人民银行负责)

当然,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货币发行量增加,从而加重人民的负担。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50年到1952年间,全国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纸币回收,按面值收回各时期发行的纸币,同时用新钞置换居民手中旧钞。这次行动收回了3亿美金币值的纸币,而当时全国外汇储备也只有2.4亿美元。 (注:1美元约合7.6万元人民币) 经过这次行动,国内市场的通货明显紧缩,物价逐步降低到抗战胜利后的水平。

但是,老百姓手中的钱变成了一张纸,这势必会影响人民对于政府的信心,不利于新政权的建设。于是,在当时极缺发行资金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来填补这个空缺。由于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和关税,而税收主要征收的是工商企业,关税主要来自进口商品,这两方面的收入在战后都有所下降,公债成了弥补收支赤字的重要方式。

为了增加公债发行的灵活性,财政部特意设计了三种面额的公债,分别是1元(占30%)、2元(占20%)和5元(占50%)。 由于当时的通胀率非常高,人们已经习惯了高昂的生活成本,对2元和5元的纸币需求非常大,1元的反而无人问津。尽管5元钱面额的公债回报率最高,但群众买公债的热情却并不高,于是财政部只好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消费,公债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

1953年公债停发,1955年全部偿还,这一举措使得政府的信用得到巩固,民众的信心重建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因为人民币上是毛泽东的头像,而他的肖像权属于国家所有,因此换钞时需交纳一定的费用并承担一定的损耗。事实上,早在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就规定,凡收取的人民币需要兑换成外币的,兑换费用一律归国家所有;如果是收取的外币想换成人民币,则不收取任何兑换费用。也就是说,现在换汇的时候不用花额外的钱了,这笔钱自然是用于外贸发展。

汪枫桐汪枫桐优质答主

其实,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上曾出现过多种花卉图案,如1角硬币正面有月季花图案,100元硬币背面有牡丹花图案,第5套人民币1元纸币上面也有菊花图案。“选择不同花卉图案主要是考虑花卉的地理分布具有普遍性、易于辨认且颜色丰富、线条简洁清晰,而这些特点都是货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周大黄说。

为什么人民币上要印刷花?据专家分析,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钱币上雕刻上美丽的图案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人们每使用一次钱币就多看一次花,心情自然就变好了。另一方面,人们在钱币上雕刻图案是想告诉潜在侵略者,“我很有闲心和实力,不怕打仗”,以起到威慑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