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中的人民币有多少?

东地东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中国人民银行每年会公布一个货币乘数,这个数据反映的是存款扩张(信用创造)的能力,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每年的新增贷款 为了便于观察,我做了个图形: 如图所示,2013年之前,中国的人均GDP只有5484元(人民币,下同),不到一万美元,在那时我们的人均收入还很低,所以货币乘数也很低,央行只公布了1997年至2012年的M1和M2的数值,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一直在下降;之后中国进入了高速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快速增加至2016年年底的73806元人民币。随之而来的是货币乘数的飙升!

到了2016年年底,我国的货币乘数已经达到了12.1,创下近30年来新高! 那么此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也就有了大幅增长。根据央行的数据,到2016年年底M2的总量已经达到146.67万亿元。按照当时的人口估算,每个人平均拥有货币存量18万元。当然这个数字是和2013年之前相比暴涨的,如果仅仅看2016年和2017年,由于经济增长率下降,货币投放量也在降低。

但是不管怎么变化,我国货币供给总量是巨大,而且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这也是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计算的都是狭义的货币供给,没包括外汇占款。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主导的,商业银行是最重要、最大的金融机构,几乎所有的融资都是通过间接融资,也就是企业向银行借款。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将手中的资金放贷出去,收取利息,从而获取利润。

但是企业借款之后用于哪里了?不可能全部用来生产吧,一部分用于还债,另一部分用于盈利,也就是用于再投资,而新的项目一旦上马,又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如此循环往复,银行的资金实际上就变成了企业的资金,也就是说整个金融系统中的钱其实是越来越多。

以上只是介绍了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几个变量,了解这些变量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学习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基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