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的价值在哪?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瓷片的碎片是古代陶瓷器的残件,是考古研究、文物鉴定和修复的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比如,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的陪葬俑坑中兵马俑的重达130多吨的陶制俑像,经考古学家研究这些陶俑的原型是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做准备的兵马大营的真实写照。但是这些陶俑在入墓前经过了高温火烧的处理,以使其更加坚硬耐磨。在出土后虽然表面有些磨损,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光滑度;而在一些破损处,因为烧结程度高,用简单的修补方式就可以重新还原。 但是,也有部分瓷片因为是文物考古的重点保护对象,不会对其进行修复。例如,1987年出土于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的龙盘(又称“晋侯苏鼎”),因为此器非常重要且器形完整无缺,所以就由考古人员将其运回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而无需进行修补复原。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瓷片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烧制技艺代表了我国古代陶瓷制造的水平与成就,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可以说瓷片文化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的许多博物馆中都有瓷器或者陶瓷器展品,有一些甚至作为镇馆之宝。还有许多的瓷器作品作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如四川邛崃市的“邛窑”,浙江慈溪市的“上林湖越窑”,河南郑州市的“郑窑”等。 还有一部分瓷片是当代艺术作品,它们是艺术家们利用碎瓷片创作出来的艺术品。这些瓷器碎片经过艺术家们的构思和精心制作成了形态各异、韵味十足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的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阴阳和谐之道,有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表达,还有一些表现的是中西合璧的风格……通过这些具有创意的作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当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不论是研究历史、考古鉴定还是欣赏艺术,瓷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