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有没有收藏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建康府(南京)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以“建康”命名的都城,公元前5世纪,这里的金沙溪出现了一个采砂作坊,开始制作陶器。公元3世纪,东吴在此定都;东晋时在这里修建了世界最早的温泉疗养院;南北朝时这里成为佛教圣地,建有世界上最早的寺院——瓦棺寺;隋朝时的金陵郡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唐朝时,这里是东南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 直到宋代,建康依然是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而现代最早出名的紫砂壶艺人是明代正德年间的潘祥麟。据载他制作的“祥麟壶”,深得明世宗喜爱,被御赐给宫廷使用。后来一些有名气的紫砂艺人如惠孟臣、陈用卿、朱泥汉等都被授予职官或赐第宅,备受恩遇。许多文人学士与民间艺人都将制壶作为风雅之事,并留下大量诗作和文章记述此事。到了清代中后期,文人参与制壶的风气依然延续。 民国后,顾景舟、吴云青、蒋蓉等人又使紫砂技艺有了很大发展。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在我国的拍卖市场上,明清文人使用的紫砂器具及晚清民初的紫砂名品价格居高不下,2005年北京翰海四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紫砂堆贴牡丹纹瓶拍出了16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而在今年的春拍上,北京保利拍卖的一件道光年间的紫泥葫芦瓶也拍出了79万元的惊人价格。 今年4月在北京中贸圣佳艺术空间举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只清朝晚期紫砂花卉壶以128万元成交。在4月的北京荣宝斋拍卖会的瓷器玉器珠宝翡翠部,一件近代名家紫砂作品《仿古铜熏炉》也以78万元成交。 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古玩艺术品展销会上,来自宜兴的紫砂壶更是成为了“香饽饽”——标价上千元的普通紫砂壶,买主排队都要抢。 近年来国内各大博物馆举办的紫砂专题展受到了广泛欢迎。在中国陶瓷馆举办的“紫砂杯·首届无锡紫砂名人作品展”,共展出紫砂茶具、文具、花器、器皿等各类紫砂作品数百件(套),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大多是当今紫砂工艺的佼佼者。展览期间,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少观众都是慕名而来。 从存世的数量来看 根据统计,现今保存完好的明代紫砂器不过几十件而已,到清代也不过千余件,而能够流传到今天的中式传统家具以及工艺品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 目前中国境内现存完整的明代紫砂窑址尚未发现,有资料记载的仅江苏宜兴蜀山、南郊、东郊和无锡惠山区境内的玉女峰等地有明代陶窑遗址数十处,但已没有完整的明代紫砂器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