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有养生价值吗?
“墨玉”其实是个玉石行业的俗称,正式名称应该叫“墨玉籽料”或者“墨玉原石”。它和和田玉一样都属于软玉范畴。 古人发现的墨玉籽料主要产自于新疆,所以古书对墨玉的记载往往和西域有关联:
1、《新唐书》:“焉耆国出绿碧如蓝,谓之翠玉;其王所奉玉印,绿色而温润。” (焉耆即今天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焉耆回族自治县)
2、《海图抄本》:"海指青海湖,抄本校注曰'在乌斯道(吐鲁番)以南,去州三百里,亦曰西海。海内有山,曰小昆仑。上有神草,名灵芝,色青,大如车盖,服之仙也'".
3、《西域水道记》:"清水河出山,为黑水,迂回曲折,东流百余里,入罗布淖尔。" (清水河即今新疆洛浦县的洪乃罕河)
4、《新疆识略》:"若羌县东南五十里有乔克塔格,其顶上有池,产鱼,土人捕鱼于此。池旁有草,名曰鲤鱼草,可医眼睛生翳。"[3]
5、《穆天子传》:"乙丑,天子御马乘鸟,以观兵。癸酉,天子赐右将军犬华玉。甲戌,伐崇吾侯。乙亥,至紫塞外。丙子,入匈奴境七十余里。丁丑,至太原。戊寅,战。己卯,至薰池。"(熏池即今吐鲁番市东北约40公里的交河古城)
6、《法显传》:"出扶南界,至佛誓国,其国土小小,人多朴少智。……土地卑湿,林树幽深,有毒蛇猛兽。其人多穿耳、贯鼻、文身;男则披发;女亦披发,不制衣冠。惟元会之日,各以花鬘自饰,男女杂坐,饮酒欢乐。国中少有白人中豪强大姓。其余皆小国人,贫贱者多。国有大小船,用以待客。……其地无盐铁,食无稻麦,唯种菽豆,食诸麻饭,羹中有胡葱、韭菜作菹,调饭吃了。"
7、《大唐故宇宁王墓志铭并序》: "公讳邕钦,字德茂。七世祖贞,后魏初为司徒,葬居庸之东。隋末寇盗,坟茔毁坏。公之曾祖父武,复立其墓。公即武之孙也。……公幼而聪敏,好学博闻,早孤力微,难于仕进,遂学商贾,往来川蜀,贩卖牛马,积财致富。"
8、《宋史·外国列传》:"天圣二年,主帅葛罗禄遣使贡马及方物,帝谓使者曰:‘卿主何国?’曰:‘臣主大食国之阿母城。’曰:‘此城何以名阿母?’曰:‘此地有河,每岁春分,自源泛涨,直至秋分方退,故名“阿母”。’帝曰:‘尔国王知中国礼义否?’曰:‘不知,但知其祖先业此,守节不言。’帝曰:’尔国风俗何似中国?’曰:‘衣食之用,与中国人同。惟买卖交易,惟以手指比额计其数。’”
9、《明史·异域疏》:“土产青金石,色蓝而微青,精光内敛,触手温柔,杂以白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