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龙洋种类最多?
清代铜圆是众多钱币爱好者最为关注和收藏的铜圆品种,清代铜圆版面设计之精美,工艺之高超,文化内涵之深厚,堪称中国近代铜圆品种之冠。从1662年开始铸制的“顺天府重缘”,到1908年停铸的“大清铜币”,前后经历240余年,是中国古代铜币铸铸行行的最高峰。
清代(1636——1912年)共历12帝,其中定都北京者8帝。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实行兵农分离,创立团练,按丁编户,设屯卫所。不久,又实行“国号赏”、“省悟赏”等“屯田制度”。清代入关前已有较完备的军事制度。明代末叶,边防废弛。清朝入关后,尽废辽东旧例,设八门治城,置八备兵处,八镇十八营,分驻全国各省要地。顺治三年(1646年)设国子监,七年(1657年)设军机房,即光绪末年的军机处,掌行政、军务。康熙九年(1670年)设南书房,成为天子内府书斋。
顺治十八年(1661年)设礼部、理藩院。康熙六年(1667年)分内府为印务处及工部,以户部尚书桑福允兼管。此后又增至六部,分理各司事务。乾隆四年(1739年)设内务府,专理天子家事。自此,朝廷机构日趋完整。
中国古代铜圆铸币的辉煌登峰造极,从清代(1636——1912年)开始铸造的龙洋便是其代表。
龙洋是清朝末期最流行的一种银元,因面值大,不用改刻,直接由光绪元年起铸。正面为“金龙版”,背面为“蟠龙版”。“蟠龙版”最早铸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后期由于大清国势日衰,龙阳背面由蟠龙逐渐改铸蟠虎、飞凤、狮子等。“飞龙在天”是传说中和五行相关的神秘之物,龙是五爪的真龙,拥有九种变化,玉帝用它来象征皇帝,使皇帝代表自己进行统治。在民间,龙是神的象征,百姓对它非常崇拜,把它看作是最尊贵、最有力量的神灵,使自己的孩子取名为“龙”,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龙的尊严和权贵。如: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龙汝言,清代名士、藏书家龙文澍、近代诗人龙仲卿等人。龙的这种文化意义延续至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称是“龙乡”、“龙都”、“龙城”。龙的图案成了中国当代的象征,中国的航空母舰被命名为“沈阳号”,又称为“飞龙”;中国的女飞行员被称“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