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储蓄存单有收藏价值吗?
前几年,一些银行曾经发行过“定额储蓄”特种存单,当时其发行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储蓄存款,而不是为了储蓄业务本身,所以发行量并不是很大,而且没有引起很大关注。
顾名思义,“定额储蓄”存单上的数值是一成不变的,即从申请之日起,不管经过多少天,它所标记的数额都是恒定的。这样,如果持有人在不同时期存入相等金额的钱款,那么,在存款期限终了时,其所得到的利息也不是按活期储蓄利率计算的,而是按发行机构所确定的某种固定利率支付的。不过,这种储蓄业务现在基本已熄火。主要原因是:一是当今社会,理财观念深入人心,多数储蓄者更喜欢“随用随存,随存随取”的活期和定期积存业务;二是考虑到利率因素,很多人更喜欢将流动资金以定期活期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固定利率存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为,这种“定额储蓄”存单还是有收藏价值的。为什么呢?一是这是以前的一种固定利率储蓄业务单,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二是“定额储蓄”存单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还是有可供今人借鉴的地方。
例如,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53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国家经济体系很不健全,物资、资金储备极少。由于长期战争破坏,很多企业几乎一片废墟,需要大量资金进行重建;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趁中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实行“麦克阿瑟计划”,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这种情况下,五年计划急需大笔建设资金。国家考虑到建设资金的需要和储蓄者利益,于1955年1月份,在全国17个大中城市试办了“定期定额储蓄业务”。当时,“定期定额储蓄业务”的办理对象为:有正式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国营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及从业人员;存期分为一年、三年、五年三种;存款金额分200元起存,每千元加50元,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元;利息按银行规定的同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
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比较紧张,很多居民即使把剩余资金存在银行,也是采取“存饭”(活期储蓄)形式的,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项业务因为没有足够的需求而逐渐萎缩,到1959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停办此业务。试办“定期定额储蓄业务”虽然只持续了4年半时间,但是它对于稳定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存款市场、集中资金进行大中型建设项目,起到了一定作用。
另据查,试办“定期定额储蓄业务”的当时,5年期的利率为年息7.5%;存期1—5年的利率分别为:1年6.15%、2年6.45%、3年6.825%、4年7.5%、5年7.5%。而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三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利率为年息5.5%,五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利率为年息6%,即该种“定额储蓄”存单的利率是三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利率的1.44倍,是五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利率的1.25倍。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定额储蓄”存单还是有收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