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乌金釉瓷有款吗?
清初期的民窑釉里红器物有书款的甚少.一般仅在器物底足内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或“康熙年制”款,款字十分工整清晰。民窑乌金釉,早期仅少量在器物腹部以釉里红书写诗句、吉祥语等。后期在器物底足内常书写“家”字款,极少量写“和合”二字。“家”字写得较为草率,在“宀”字偏下位置以红色釉点一“、”,“豕”字的“亥”写法较为特殊,“亥”字的上部一笔连书。
清康熙年间在御窑厂烧制的釉里红器,釉色红而鲜艳,造型新颖,器物底部多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和“康熙年制”,或用“康熙御制”篆文书款。仿宣德款也有,但较少。楷书者笔画有力而挺拔,结构严谨,字体较大,为两行书写,外圈双方框。篆书者字体亦大小一致,规整有度,亦用双方框。
清乾隆朝御窑厂烧制的釉里红器物较为少见,以仿宣德釉里红器为主。此时期的釉里红呈色发紫或偏灰。在绘画上改变了传统的釉里红题材,而是以花鸟人物图案为主。器物底部一般书写“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民窑的釉里红器物,呈色鲜红。器型以瓶类与炉类多见,装饰仍沿袭明代青花装饰花纹。底部多见釉里红刻款“江西景德镇制”“大清年制”六字楷书双行款。也有青花楷书款,有“古月轩仿宣德窑”“大清乾隆年制”两式,前者见于长颈炉器物上,后者则见于炉或瓶类器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