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篆刻家什么山人?

訾浩桐訾浩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邓石如(1739〜1805),字顽伯、石如,时作齐伯、喳碻(鼓声貌),号邓斋、笈游道人、古浣(一作沆)子,后更号完白山人。自称古浣、凤岭邓氏,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因家处邓尉山之麓,又号笈游道人。年十二三时,从本邑大官望族梅氏,读书避痘,遂见其家所藏两汉三魏碑版及周秦刻石,心摹手追,深得其蕴。16岁学诗书绘画于集贤关上,后为江宁梅氏(以曲园、管园、小谢山三园著名)世仆,教其幼子学诗文。又学诗于金陵袁枚,遂以书画谋生。壮游金陵、京师、河洛、关塞,所至结四方知己,名益著。

工四体,精篆隶,初从清初名家郑谷口、朱修能,后一变古法,成为一代大家。行楷从颜鲁公出,古朴逸宕。擅行、草。精刻印与治砚,所制各体印款、笔法沉着浑厚,如秦汉人所为,开篆刻新派,与黄易齐名,并有逾之者,世称为邓黄。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五卷,是印学经典之一,又有《完白山人印谱》廿卷等。

邓石如是继秦汉玺印与宋元流派印之间的重要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以特有的艺术天赋和坚实的艺术功底将篆刻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邓石如自云:"余少好篆刻,客游二十年间,不知其所以然。客金陵,得观太仓氏所藏古鉨印,又观新安苏氏所藏巴蜀古凿,皆三代文字,心追手摹终年,略得上古文字伯仲之意。自唐、宋、元、明,古法大坏,秦、汉玺印,不可多得矣。余于古人篆刻未得其门,于是参以隶意,以汉分作篆"。这段话充分表明邓派印风形成的过程及原因,同时也反映出对秦汉玺印的继承,对唐宋元流派印的批判的态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