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喜字碗怎么?

莘雅可莘雅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康熙青花喜字碗是清代比较流行的一类吉祥题材瓷器,其造型为敞口,浅弧壁,圈足,器里光素,口沿下绘青花弦纹一道,碗心内绘双喜字,碗外壁绘四组上下交错的喜字纹,碗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喜字碗是清代陶瓷中的吉祥用瓷,以康熙朝烧制最为著名。清皇帝每逢遇“寿”、喜宴或重大事件时,便赏赐喜鹊登梅、喜字或红双喜字装饰的吉庆瓷器。康熙时期烧制的青花喜字碗、碟等,采用楷书“喜”字装饰,喜字写得端庄大气,装饰数量多,布局满,给人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感觉。其器或青花,或五彩,其中尤以青花的烧制技术为佳,所绘图案具有线条流畅、构图疏朗、青料洁净等特点。

青花喜字碗属于清宫御用瓷器,仅见康熙年制款。胎体洁白坚密,釉面清亮莹润,青花发色鲜艳亮丽。康熙青花使用的是云南的“珠明料”,这种青花料发色艳亮,且能分出五个色阶,浓淡变化明显,立体感强,清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赞说:“(珠明料)点为民窑青花颜料最佳者”、“亦可充官窑料”。

康熙青花喜字碗为后世仿品所不能望其项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80年代曾分别出现过仿品。不同年代所仿器的胎、釉、青花色质和纹饰都有很大差异,鉴定时应抓住造型、青花发色和纹饰三大特点作为依据。康熙青花喜字碗的造型有碗和盘两种。碗有大小两种,常见直径16~18厘米,碗口内敛,弧壁,圈足,足内青花双圈楷书款。小碗直径约在10厘米以下,其他特征相同。

明代成化、弘治和正德时期以及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都使用平等青料,但烧成效果有所不同。成化青花色调柔和淡雅,有云雾遮挡般若隐若现的感觉;弘治、正德青花的浅淡程度比成化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画面多晕散;康熙青花分五色,浓淡有别,线条分明,立体感强。另外,康熙官窑款多用珐琅料“楷书款”,民窑青花款有楷书也有篆书,均系毛笔书写,字体苍劲有力,随意洒脱。上述仿品的款字均为呆板的宋体字,书写拘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