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底刻申锡是谁的作品?
据传申锡是一个擅长书画的艺人,以制作花货壶著名,但传世极少,作品有梅桩壶等。明清时期,书画家与壶艺家相互结合的代表人物是陈鸿寿与杨彭年。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清嘉庆年间人,曾做溧阳县令三年,当时宜兴正属溧阳县管辖,陈鸿寿与当地的制壶艺人杨彭年合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世称“曼生壶”。这是历史上书画家与制壶艺人结合的最紧密的一次。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的壶多是石铫、瓜式壶等造型,壶上书画由陈鸿寿创作书画,由杨彭年或其妹刻于壶上。如《青藤题画梅》,紫砂梅花六瓣壶上刻梅花一枝,笔法清逸、简练。壶身铭“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并署款“青藤”,画面的诗情画意十分浓郁。又如《仿倪高士画竹》,紫砂高庄壶上刻竹一枝,此画为仿倪瓒笔意的水墨画,疏朗自然,壶身铭“竹里水横,水横竹里”,并署款“曼生”,画面与壶艺浑然一体,具有一定的观赏与收藏价值。“曼生壶”开创了文人壶的新时代,影响很大。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先生就有“壶艺一道若斯之盛盖自曼生名于世,壶艺则以仿曼生款式者,亦复大行其道,几有笼罩一切之势”之称。清末紫砂艺人赵松亭,与当时画家吴昌硕交往甚密,他制作的壶常常请吴昌硕在壶上作书画,所表现的书画纹样有“梅”、“茶花”、“菊”、“水仙”、“葡萄”、“松鹿”、“松鼠芭蕉”等。民国初年,制壶艺人冯寅,擅画山水,其在壶上绘成山水画并有“溪山行旅图”、“古松图”、“天南逸士冯寅”等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