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榉木家具有收藏价值吗?
榉木是中国特有的树种,被称为「中国 cherry」。其纹路清晰,质地均匀,硬度强,承重性好,耐磨耐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为上等家具用材。明清两代,榉木家具一度遍及南中国,价格几乎与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硬木家具相等,但流传至今完好无损的榉木家具却少之又少,所以存世的古旧榉木家具十分珍贵。
在传统家具收藏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黄花梨、南榉木”。这里的“南”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广泛使用榉木材料制作家具,是这一地区家具制作的主流用材。但是与产自北地、更为著名的黄花梨相比,榉木的名声似乎一直未有“南榉木”的美名流传得如此响亮,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榉木的名声为苏作红木家具的“孪生兄弟”——南官帽椅所掩盖。
历史上“苏作”家具的用材并不只是黄花梨、紫檀等硬木,榉木也是苏作家具重要的原材,而且以榉木制作家具的历史早于硬木家具,其影响也深及苏作家具的风格。
榉木俗称“椐木”、“家榆”,因其材质优良,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十分受欢迎,从价格上看,榉木硬木家具在当时甚至与黄花梨相当,其价格几乎与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硬木家具相等。但在民国时期,榉木家具被苏作红木家具渐渐取代。流传至今完好无损的榉木家具也较少,存世的古旧榉木家具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