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5元错版币有价值吗?
改革开放30周年5元错版纪念币假币制作团伙落网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公安部在浙江、湖北、广东、河南等地相继破获两起伪造货币发案16省、制作2008枚面值3万元的改革开放30周年5元错版纪念币特大伪造货币案,以及一起特大伪造、变造货币案,逮捕、刑事拘留涉案人员23名,并起获一大批制假设备和伪造现金。
“错币”属伪造,警方明令通缉
记者从警方获悉,所谓的“错币”,属伪造货币,由公安部于去年底在全国通缉。去年12月25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曾下发《关于通缉伪造面额5元错版硬币犯罪嫌疑人的通知》,称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在部分地区发现有伪造面额5元“错版硬币”出现,要求各地立即着手查证和开展侦查工作。
通知称,上述“错版硬币”为伪造货币,其特点是:正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壹角硬币图案,背面为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30周年”普通纪念币的图案。“错币”为黄铜铸造,边部光滑无丝齿,正背面图案均与真币有较大差别。据介绍,此类假币在广东、山东、河南等地出现。
“错币”从哪来?警方一网打尽制假
据悉,制造上述“错币”有两大团伙。其中一团伙在湖北省枣阳市刘升镇制造,由董某在武汉市硚口区某废金属经销部购回黄铜材料,制成胚饼和底模,利用模具压印技术制成假硬币,其妻冯某负责包装,将制成的假硬币用透明塑料袋封装,再用带有“为纪念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制错版硬币”字样的红色包装盒和带有“5000枚收藏精品”字样的防伪标识包装后,由董某对外销售。警方表示,董某在枣阳市刘升镇制造假硬币被当地群众举报后,携妻子冯某将制假窝点先后转移至该镇李湾村、襄阳市襄阳区黄龙镇等地继续从事伪造硬币犯罪活动。董某除将伪造的硬币向河南省固始县王某等人及本地人员销售外,还将其制假技术及犯罪手段传授给王某,指使王某在河南固始县继续制造上述假硬币,形成了以董某为首、董妻及固始县王某等人为成员的特大伪造货币犯罪团伙。截至目前,以董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共计伪造上述硬币2008枚。
另一团伙则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苏坑村制造。其利用董某提供的制造方法,由赵某购回黄铜,在其表弟李某的公司进行切片,冲胚后再进行压印、磨边、抛光。随后赵妻杨某负责将伪造的硬币打包、封盒,赵某销售给他人。广东团伙在制造过程中将假币面值做成5元,共计伪造上述硬币1900枚。据介绍,上述犯罪团伙均通过互联网伪造身份证,注册虚假公司,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联系买家,以特快专递邮寄的方式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