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仿赵孟頫书法有价值吗?
清代晚期到民国,书法方面帖学盛行,尤其是赵孟頫的书法,很多书法家学习的是赵体。像民国时期的周慧珺,沈尹默,吴玉如等书家,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都留着赵体的影子。尤其是吴玉如写的小楷,就是取法于赵孟頫,他的楷书,除了保留赵体的风格外,还掺入了颜真卿和褚遂良的笔法。
从古至今,临摹赵孟頫字体而出名的有很多,著名的有文征明,董其昌,祝允明。文征明早年学习书法主要临摹的是赵孟頫和智永。到了60岁以后,才开始转变成自己风格,晚年以自己的风格,创立了吴门书派。董其昌对赵孟頫十分的推崇,他年轻的时候专门临摹赵孟頫的作品,还评价赵孟頫的书法就是字里的黄金屋,甚至董其昌的楷书,也有赵体的风格。
因此,在清代晚期到民国,尤其是民国时期,书法界有很多书法家都临摹赵孟頫的书法,而他们留下来的书法,自然是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我们研究赵体,也可以通过学习他们来学习赵孟頫,但是要分清谁是谁,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