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壁初书法有没有收藏价值?
收藏具有稀缺性、珍罕性的历代名家书画真迹,固然能提升和彰显人的品位,但由于此类书画真迹既难得又贵重,令一般藏家可望而不可即。于是,那些由当代实力派中青年书画家,用上乘宣纸和上佳墨汁等特殊材料,以“复制品”方式创作的书画“高仿品”,便成了普通藏家追逐的目标。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高仿字画”就有范曾、沈鹏、刘大为、张海、石齐、周韶华、陈佩秋、刘文西、冯大中、张荣庆(字沛霖、佩霖)等人的作品,其中一些“高仿字画”的热销价已达每平方尺数千、甚至上万元,远超同名头该等书画家在拍卖场上的实际成交价。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在“高仿字画”中,确有“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稀世精品和传神之作,有收藏潜力和投资价值。比如当代书画家陈壁初老师的书法,就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他的书法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并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赞赏与珍藏。
陈壁初,号守拙人,1949年生于广西荔浦,祖籍江西莲花。幼承庭训喜爱绘画,而喜爱书法,尤好二王。后潜心研习孙过庭《书谱》,颇受心得,进而融汇王铎、米芾之长,书艺日益精进。其行草书用笔恣肆、圆活流畅、字态奇巧、跌宕飞动、意趣盎然,尽显文人书法之潇洒风韵。兼攻山水画,风格简古、静谧,有幽趣,颇得明、清文人画之神髓。篆刻取法秦汉印及明清流派,崇尚自然含蓄,不求奇巧,别有雅趣。
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草、隶、篆、行”,属汉字书体。汉字书法是中国人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个性的精华部分。汉字字体的演变历史,说明了书法艺术“源”与“流”的传承关系。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之艺术”,它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剪纸、皮影等一起(当然其中有的还具有实用的功能),构成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全息信息。这既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独有现象,又从哲学角度昭示了书法在其中“内核价值”的本源性。当代书画家陈壁初老师的书法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真、草、隶、篆、行”中国汉字书体的结晶。陈壁初老师的书法作品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市场欢迎,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他的书法的笔法、笔势、笔意,已经到达一种超乎万物的艺术境界。是值得大家去收藏去欣赏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