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时晴帖有什么价值?
一是书迹本身的价值。此帖为王羲之行楷书早期作品,历来被公认为天下“法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二是帖中记载有王羲之的行踪,是研究王羲之生平的重要史料。三是此帖在唐代就被列为内府“神品”,又曾经历代帝王及权贵收藏。收藏者包括梁武帝、王弘以及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宣和内府等,在辗转流传近1700多年之后,现为台湾故宫博物院镇院三宝之一。
此书帖流传有一段佳话。公元328年初冬的一天,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外的一块林木清丽、泉清地良的幽静之地聚会,他们把酒临溪,饮酒赋诗。酒至半酣王羲之乘兴挥笔,为他的诗文写序。一篇文采飘逸、笔墨流畅的《兰亭集序》问世了……,王羲之日后每每想起都要得意一番。他总想把那次充满诗情画意的欢会再次重现,可惜再也没有写成那样得意的作品。
王羲之晚年无意中得到一只千年老鹅,他煮来款待他的朋友,朋友们为表达对他的爱戴,就在他当年做《兰亭集序》的兰亭欢聚。那天夜里,王羲之梦到一群来自天上的仙人,他们对王羲之非常喜欢那只千年老鹅事非常气愤,都说要惩罚他。其中有一羽衣红冠的仙鹤领头说道:“王羲之既然喜欢吃鹅,那么就让他变鹅好了,我们就把他带到天庭”。王羲之惊醒后,家人怎么也叫不醒他,急忙去找他的朋友,他的朋友看到王羲之变成了鹅卧在塌上,都为之震惊。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个道士对他们说:“王羲之喜欢吃鹅,如果你们把他的喜爱之物拿去放在他的身旁,说不定他会有反应”。他的朋友就用一个竹盘子盛上一只刚煮熟的鹅放到王羲之身旁,王羲之就真的伸着脖子去吃那只鹅,他马上就变回了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