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玉册佛经有收藏价值吗?

程耀程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清玉册,是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由宫廷工匠用4年时间所完成的一部大型佛教玉雕经函,其主要内容为大藏经中的六部佛经。

玉册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大司礼太监吴书、少监王常等人奏请,由清宫内务府奉旨于玉器作制成,时费太监、工匠28590922个工作日,耗银583695余两。玉册共6函、2500多块玉板,用玉量19157公斤,刻字395万多。

据记载,玉册是用碧玉精雕而成。共装2500多块玉板,以黄丝带串联,用樟木盒函,再加云龙纹套匣。盒函外用白玉100块镶宝座、刻佛像,置佛龛内,共分六函、每函外刻有经文题目,玉册文字为汉字和满文,共3977065字,雕工精细,字口锋芒毕现,堪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著成绩。

此函大清玉册共用掉1万多公斤碧玉,刻字395多万,是清朝乾隆年间2800多人用了4年时间,在宫内玉器作精心制作而成。这部以碧玉材质刻成的佛经,堪称国宝级文物。

大清玉册的收藏价值,我们先从大清玉册的珍稀程度说起。从已发现的玉石文献记载来看,只有历代皇帝加封泰山、曲阜时的玉牒、玉册,以及明清时皇帝的玉玺。1975年至1979年在清东陵出土了乾隆皇帝的玉质《大藏经》经板,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经板用碧玉雕琢而成,经文是用楷书直书镌刻在方形板面上的,其风格及玉料品质,与大清玉册完全相同,可以认为是清宫内同一玉雕作坊的杰作。此外,在历史上的任何典籍和出版物中,均未见有关刻玉经文的记载,故宫博物院和其他博物馆也未发现有类似的收藏品。可见,目前国内甚至世界上只有大清玉册惟一一件刻有经文的玉册。大清玉册之珍稀可知一斑。

从大清玉册的收藏价值来说,1984年9月18日国家文物鉴定小组成员、古玉和故宫明清家具专家王世襄和钟文君来避暑山庄进行鉴定,根据清代皇家玉器的制作程序、材质的稀有程度、玉册的文字、大小尺寸和历史工艺的考证,估价410万元人民币。该价值是当时历史时期的价格,1992年承德避暑山庄的管理者以87万元人民币拍卖出去。

以目前的玉石价格而言(1997年国礼黄龙玉身价飙升30倍,成为玉中皇帝,价格更甚黄花梨)和大清玉册的雕刻工艺,升值几百万倍也是有可能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