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郎世宁的什么话?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688年7月19日出生于意大利米兰,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前往中国传教,于1715年11月7日抵达澳门,后在广州、北京等地传教,曾为宫廷画师。由于郎世宁信仰天主教,因此在中国被按照音译称为“郎世宁”。
清雍正帝(1722-1735年在位)上台之后,因为崇尚节俭,废除了包括“海西四杰”在内的外国传教士的宫廷画院职位。其他人都陆续离开了宫廷,郎世宁却继续在宫廷中服务。他长期生活于宫廷,在中国已经没有亲属,也可能是他的绘画技艺,被宫廷所需要,从而一直活到老死。1741年,他晋升为三品卿,赐紫禁城骑马,是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受最高待遇。
郎世宁在清宫供职期间,对欧洲的肖像画、风景画和油画技巧的传入起了直接推动作用。由于他向中国人传授了欧洲铜版和西画技法,所以当时无论在宫廷内外都有所流行。清王炳荣撰写的《郎潜纪闻》载有《西儒绘事》一则,记述:“西洋人善绘远近起伏高低之形,其妙入神,如亲历其地者。康熙末年,有郎姓者来京,能以刀削铜板作山水人物,凹凸有如雕刻,而细密无比,以油印之,谓之模烙,尤为奇绝。”从这一记载可见郎世宁在清宫供职期间,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