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田玉香囊有几个眼?
在清代玉器中有一种名为“香囊”的玉器,多为和田玉所制,其造型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扁体,镂空,外壁浅浮雕,双面雕琢龙纹、兽纹、四不像或福禄寿三仙等图案,镂空处为花瓣或菱花等纹饰,背面中间有花蒂状装饰,饰有一鼻,内可盛放麝香等名贵药材。用此玉器熏衣,经久留香,十分珍贵。
清代香囊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不足2厘米,大者达10厘米、12厘米,甚至20多厘米也有,镂空的直径一般与器身相近,也有较小者。在清代,香囊不仅是辟邪祥瑞的吉祥物,还可作为随身佩饰,悬挂于屋内或箱箧之上,有怡神、避秽之功效,也有作为爱情信物的特殊用途。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记林黛玉行至洞府石壁前,看时“只见有一副对联,题着是:‘佳人笑道:“倒是合我的鸟不漏’,林黛玉听了,不觉“嗤”的一声笑了,心下倒也快活……”这里作者笔法巧妙地用“鸟不漏”暗指“玉漏”,借机又把和田玉再次推向了爱情的峰火线。
在《红楼梦》中贾母还有一件心爱的首饰便是“金累丝攒珠缨络”,“金累丝攒珠”是用黄金抽成的细丝堆垒而成,再把大小珍珠按图纹要求嵌累于上,组成图案花纹,贾母的“金累丝攒珠缨络”上还坠有“金星玻璃”奇珍。贾母佩戴的这件首饰其造型与后世的和田玉香囊相似。
和田玉材质的香囊应为清宫的特有玉器,为宫廷御用及宫闱之物。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掌管宫廷的器物制作,其中就包括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玉器是宫廷中重要的陈设装饰用品,据《清宫内务府活计档》玉作记载:清宫的玉器制作与使用有严格的制度规定。香囊也不例外,其制作亦是由内务府玉作承做,由内务府如意馆画样,画好后呈览,再进行制作。据《陈设档》记载可知,香囊在当时是清宫里重要的陈设用品,主要用于陈设和佩带,内务府和宫中各处均有陈设。
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有数枚清代香囊成交。2009年5月,在北京匡时一场拍卖中,一枚乾隆宫廷和田玉镂雕龙纹香囊以240万元起价,最终以381.44万元成交,高出起价六七倍。2011年5月,在北京保利一场拍卖中,一枚和田玉青花香囊经过激烈竞争,最后以390万元成交。今年在北京保利一场拍卖中,一枚和田玉籽料菊瓣钮香囊,起价30万元,最终以155.25万元成交。今年4月,在中国嘉德一场拍卖中,一枚青白玉镂雕梅花鹿纹双联式香囊,以260万元落槌。同年5月,在北京保利一场拍卖中,一枚乾隆御制清宫陈设用和田玉螭龙香薰,以531.35万元成交。在这一场拍卖中,一枚清雍正青玉雕双獾纹荷包形香薰,以793.5万元成交。这枚清代和田玉香薰经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杨士姝鉴定为清宫廷御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