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红釉杯什么人用?
在清宫里,皇帝在冬天喝酥油茶时,要用红釉杯。清代皇宫里一年四季都要供应酥油,是从西藏进贡来的。进贡来的酥油存在乾清宫西庑供内务府储存东西的御茶房里。
皇帝喝酥油茶时,由御茶房的活计呈送来内看房冲泡。内看房原是皇帝冬天休息的地方,离上书房很近,后来成了皇帝的茶房和换衣的地方。内看房用的茶是川式红茶,呈进内看房的酥油分两份,一份是整块的,置于银錾花盒子里,呈进后,由内看房的首领吴书揭去盒上的封条,用满文写成“呈进酥油”的黄纸封上,再呈进皇帝过目后,存在内看房;另一份已切成了手指头粗细的小块进大茶壶的茶叶中,用大银勺搅拌后烧滚,沏在皇帝御用的红色釉瓷碗或茶盅内。因为热茶溶化了的酥油漂浮在茶水上,用红釉的茶具显不出酥油茶的特点,所以皇帝喝酥油茶都要用红釉带盖的茶盅或碗,用红釉带盖的,茶不会凉得很快。
皇帝在夏天喝凉茶时,也要用红釉杯。凉茶有白糖茶、冰糖茶等,沏在敞开的碗内会很快凉,所以也用带盖子的红釉的茶具。这种红釉茶具,盖子顶上都有个铜顶子,用黄丝穗子和盖子系在一起,以防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