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虎子是做什么用的?

上官少芬上官少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代人如非到医院看病,一提起“虎子”来,大概只有两种反应:一是想起小老虎那种娇憨可爱的模样;再不然,就是脑海中浮上“老虎”那种“山中之王”的剽悍威猛形象。如果问清代青花虎子是做什么用的?恐怕就无人能答上来了。其实,它就是古人尿溺用的便器。据古文字学家郭沫若考证,“马桶”一词最初为“马子”,后来才改为“马桶”。“马子”之来历,他引汉代文献《五行志》为证:“虎子,马桶也,本以盛溺,转而为溺器焉。”“虎子”之名,最早见于东汉。

汉代人睡觉喜卧,如要夜里解手,须下床入厕。万一懒得下床,古人就索性来一手“床上解决”。如要“床上解决”,则非有汲溺用具不可。《后汉书》有云:“宫中有童便溺器(即马桶)。”说的就是古代宫中女子睡觉时床旁放有汲溺用具,为的是起夜解手不用下床。

因“马桶”最初为“马子”,后来才改为“马桶”。所以,一些古时的马桶仍留存有“马子”的特征。例如青花虎子就是一例。其器身作蹲踞猛虎式,张口怒目,四肢伏于地,唯头微扬,腹部中空,臀部有圆孔,虎身布满青花缠枝莲花纹。因其造型逼真,并有“蹲”、“中空”、“臀部有孔”的特征,可见古人“床上解决”的习俗仍存留于青花虎子这种古代便器中。

青花虎子这种汲溺用具,还常被人们外出旅行时携带,以备不时之需。《水浒传》第八十七回就有一段有趣文字,说的是宋江被秦明、李逵误伤后,秦、李二人慌了手脚,急派王矮虎、一丈青接医生不着。秦明乃“教李逵去烧一锅开水,取‘尿盆子’把宋公明假溺在里头,提着出寨……”所携之“尿盆子”,就是可供远旅外带方便使用的汲溺用具。

明代李梦阳《记仇氏园》有“池通虎子”句,证明古代不仅有陆上住宅私家花园,也有园池相连,以作便溺之用。由于“虎子”之得名,与“马桶”有如此渊源关系,后来的制作工匠顺理成章地将两者结为一体,在大陶盆下面放有瓷制虎子,以承接尿溺。“马桶”的形制就这样完备了。(黄曙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