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玉人做什么用的?

李娅菲李娅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清宫文物中,不乏一些小玉人的身影,在古装宫廷剧《甄嬛传》中,太监端公公曾经向皇上和华妃描述太后的生活:“这天儿凉了,老主子怕冷,夜里还用上小玉人呢。”所以很多观众推测小玉人是古代宫廷中用来暖被窝儿的。

其实,小玉人在清代叫做“熨斗”,除了用于取暖之外也有一定保健功效,被广泛运用在宫廷、民间,深受使用者喜爱。

清宫旧藏的这类“小玉人”形象很多,有立姿也有坐姿,头部一般为扁平状,两足靠拢、两臂交叉,通常会双手抱肩或持“夜壶”等。造型多为童子,也有侍女的,还有佛像、动物等形象。器表打磨光滑,多有红白褐色的包浆,器身或底托上一般会镌刻诗文、题记或图案。这类器物多为玉石质,也有金、银、铜等金属质,个别采用玛瑙质。在清宫的陈设中,除了床塌旁,也有很多摆在高几上,这与《甄嬛传》中描述的用途不同。

这种小物件在清代叫做“暖脐”、“暖脐童子”或“ 熨斗儿”。它是一种暖脐腹、预防肚子受寒的保健器。使用方法就是预热之后,放置于脐腹、下肢等部位,借助器物发出的热力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经络,与艾灸的作用原理相似。《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曾经这样记述:“用火烧熨斗极热,熨其伤处,冷则换之,以皮肤红晕为度。”清代刘汉《古灵集》记述:“熨斗儿治胃脘痛神效极速,制法用白玉石刻成人形,高五六寸可,于铜锅内煮沸熨之,随冷随换,即刻痛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