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外壳叫什么?
瓷釉
瓷釉又称釉,俗称“釉药”、“窑药”,简称“药”。它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玻璃状薄层,也是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薄层的化学组成和形成的条件不同,釉的外观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是无色的,也可以是有色的或者呈现各种颜色;可以是光亮的平滑表面,也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花纹。釉的主要作用是使坯体表面光滑,具有装饰作用,并能防止水分或其他物质渗入坯体。
通常所说的釉是专指覆盖于瓷器表面的釉层。它与釉陶器上的釉在烧成温度和化学成分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施于瓷器上的釉料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能够形成玻璃质的物质,如长石、硝石等;二是能使玻璃质坚硬并且耐磨损和耐酸碱侵蚀的物质,如石英、燧石、方解石等;三是呈色或乳浊物质,如氧化铁、氧化铜、锰紫等金属氧化物。一般说来,施釉办法不外浸釉、浇釉、刷釉、喷釉等,而根据不同的产品质量要求,有时还使用多次施釉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