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款玉字瓷器什么时期?
底款字多出现在清三代的玉字瓷器,康熙玉字瓷器款识有青花楷书和青花篆书款,有“玉堂佳器”四字。也有四字篆书玉堂佳器款,均落于器物足内。
雍正玉字瓷器楷、篆书款都有,青花为主。有“玉堂佳器”、“玉堂珍品”等款识,也有作四字方栏玉堂佳器款者,一般款字较大,多书写于器底。也有极个别的落款于器肩。有的器物口沿下绘有暗刻楷书款,有“玉”字款。
乾隆玉字瓷器款识也多为青花,楷、篆均有。一般写于器物底部,器物外口沿亦有书款者。乾隆玉字瓷器款识笔画较粗、字体较大,款字周围亦有“包袱锦”、“金钟形”、“双喜字形”等题框。
鉴别玉字瓷器款识真伪,除掌握款识内容与落款位置外。重点是看款识的书写风格,清三代玉字瓷器款识笔画有力、流畅,款字结构紧凑、工整,有力度,书写者功底深厚。仿品款识笔画生硬,结构松散,字体无力、呆板。同时应看款瓷玉字瓷器器的胎釉与器物的纹饰,并比较其风格、质量是否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