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瓷器有哪些?
青花瓷
青花瓷是以优质白粘土为胎,以钴为着色剂,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施以透明釉,经1300-1350℃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青花瓷是以蓝色为主调的瓷器,又名白地青花瓷。
五彩瓷
五彩俗称"古彩",是在明代出现的,是在素烧过的胎上(匣钵内),先用蓝色在胎上描绘纹样,再在蓝彩上(匣钵外)填以红、黄、绿、紫、黑五种色彩而得名,但实际上并不限于五色。在釉上彩后,再入窑经800℃左右温度烘烧而成。五彩用色浓艳饱满,对比强烈的彩色,构图繁而不乱,生动雅气,具有工笔重彩画的效果。
斗彩
斗彩亦称"逗彩",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出现的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瓷器。制作方法是:先在素胎上用青花钴料描绘出纹饰的轮廓线,施透明釉后入窑烧制成器,再用釉上彩在釉上部填色,然后入彩炉烘烤。由于成化斗彩是先烧青花后填彩,因而在青花轮廓线内(包括青花轮廓线外)可填上红、黄、绿、紫、兰、黑、金等色。由于成化斗彩的制作工艺特点和装饰手法新颖,既突出釉下青花特有韵味,又有釉上彩的浓重色调相配合,形成了釉里、釉外争奇斗艳的效果,故称斗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