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定窑瓷器多少年?
定窑从晚唐五代起至北宋、金代,窑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宋代进入了生产的鼎盛期。
北宋后期,定窑由于质优价高,被宫廷看中,曾一度为朝廷烧制过御用的瓷器。这时在瓷坯上印「官」、「尚食局」、「五王府」等款识的铭文,当是专为宫廷和五王府烧制的。此后定窑被朝廷垄断,其它商贾之家,不得私用,「土庶之家,用不得,惟 Imperials 太平,时禁网疏阔,始得窃用。」
从北宋后期到金代,定窑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例如由盘、碗等日用器转向了花口瓶等陈设器。
在装饰手法以刻花、划花为主之外,还独创了印花的刻纹方法,印花纹饰精致、清晰。从而取代了过去的划花、刻花方法,形成新风格。
由于金代改定州为顺安军,定窑也随之变为「顺安军窑」。金代的器物大多是沿袭北宋的遗风,继续在生产中的,但是器物的造型却趋向于浑厚质朴。印花技法仍盛行,并且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定窑的烧造历史悠久,工艺水平很高,它烧制的瓷器胎薄细腻,釉面滋润光滑,色泽牙黄,世称「象牙色」,不同于一般瓷器。
北宋晚期被宫廷垄断之后,制品质量优良,尤以富丽精巧而独树一帜。所以,定窑是我国历史上北方瓷窑的一个杰出代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