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如何漂白?
瓷器漂白有三大功能,首先是抑制霉菌,预防瓷器发霉。其次是保护瓷器上的彩绘、金彩、铁锈,防止出现酸性腐蚀,也就是俗称的“起钙”“蜕釉”。最后就是清洁瓷器、提升光泽。给瓷器漂白一般使用84消毒液和洁厕净这两种日常清洁剂,它们都属于酸性化学物品,可以分解瓷器的霉斑、墨迹、锈斑等污渍。如果瓷器的釉面已经掉色、脱釉,存在较大缝隙,那么化学物品有可能进入到瓷器胎体内部,就不太适合给它漂白。
开始给瓷器漂白前,应先配置好要使用的清洁剂溶液。用于清洗瓷盘、瓷碗、瓷杯等没有复杂装饰的普通素面瓷器,可将洁厕净放入热水中,搅匀使洁厕净完全融化,形成重碱性清洁剂溶液;而用于清洗瓷瓶、瓷罐等器形较小,有复杂装饰的清三代或以前的瓷器,则将84消毒液和热水按一定比例调成弱酸性清洁剂溶液。溶液的浓度应根据污渍程度来决定,一般清洗普通瓷器用的清洁剂溶液浓度可略高些,而对于年代较早、装饰繁复的瓷器,就需要用浓度低一些的清洁剂溶液清洗。
为瓷器污渍部位进行局部漂白的操作过程:取一小块软布蘸取少许清洁剂溶液,敷在瓷器污渍部位上,并用另一块软布垫在瓷器底面,然后用一只手按紧敷有清洁剂溶液的布,另一只手捏住垫布托着瓷器,保持瓷器有倾斜角度,并不断晃动,使清洁剂溶液在污渍部位产生晃动,借助溶液的酸性和晃动摩擦的力量,使污渍得到分解、清除。局部漂白污渍时,开始应先敷上浓度较低的清洁剂溶液,待污渍分解清除后,再敷上浓度较高的清洁剂溶液,将污渍所在部位的釉面清洗亮。
对整件瓷器进行漂白清洗的操作过程:一是将配好的清洁剂溶液盛放在瓷器能完全浸入的容器中,轻轻放人漂洗的瓷器,保持瓷器平稳。二是在瓷器上再压上另一件瓷器,或用小石头等重物压在瓷器上,使瓷器完全浸没在清洁剂溶液中,然后静置一段时间。三是在静置过程中,可不断晃动清洁剂溶液,使瓷器各个面都与溶液充分接触。对一般普通瓷器,可直接反复进行浸泡清洗;但对于年代较早、装饰繁复的瓷器,应用浓度较低的清洁剂溶液稍作浸泡,再用浓度稍高的清洁剂溶液进行浸泡,这样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逐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可由1小时逐渐加长到两个小时左右,再根据釉面清洁度考虑是否继续浸泡。
瓷器漂白清洗后,应用清水多次漂洗,将瓷器中的残留清洁剂溶液清除干净。然后将其放在阴凉处晾干。清洗好的瓷器收人匣钵内,用棉花等物品将其包裹好,防止受到硬伤,同时也能起到隔绝空气避免二次污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