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什么是鸡缸杯?
鸡缸杯,以其小巧独特而成为备受明清人士追捧的杯中珍品。
鸡缸杯因上绘子母鸡而得名,始出于成化朝,为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瓷,其胎质秀美,釉色丰润,色调清新,抚之温润如玉,堪称明成化斗彩第一。成化鸡缸杯造型秀雅,色彩艳丽,纹饰新颖,温润如玉的质感传达出柔和的美感,是明清两代鸡缸杯中的巅峰之作。
鸡缸杯的造型为敞口,浅腹,卧足。杯体上以斗彩绘饰雌雄园丁鸟、湖石和牡丹,杯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明成化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款识外围有青花双线圈。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彩瓷工艺,始创于成化时期。先以青花料在瓷坯上勾出纹饰的轮廓,施釉以后入窑烧成青花瓷,再在留出的白地上以红、绿、黄等釉上彩料填绘,二次入窑低温烧成。由于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拼逗成图案纹饰,故名“斗彩”。
斗彩瓷烧成于明成化时期,初创时期的纹饰以山水人物、花卉和禽鸟为主,鲜红、油绿、水红、鹅黄等色的釉上彩都较浓厚艳丽,鲜红娇艳,油绿凝重厚艳,图案庄重典雅,给人以清新秀丽之感,成化后,斗彩在彩绘工艺和图案装饰方面都有很大改进,青花只是作为纹饰的轮廓线,釉上彩绘成为装饰的主体,红、绿和黄等色都较淡雅清新,尤其是釉上绿彩,薄而清润,纹饰疏朗而纤细,给人以清逸典雅的美感。
该鸡缸杯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以莹润白釉,釉下绘青花轮廓线,釉上以红、绿、黄等彩料填涂。杯壁一面绘雄鸡昂首傲视,小牝鸡低头寻食,4只小雏鸡或戏耍,或觅食,雏鸡的稚态与牝鸡的慈爱神情描绘得生动传神,洋溢着田园气息。鸡缸杯另一面绘牝鸡引颈高啼,两只小雏鸡围在母鸡身旁。鸡缸杯的杯底有青花双方栏,内署“大明成化年制”6字楷书款。此鸡缸杯构图清新疏朗,色调柔丽雅致,画面神韵生动,富有情趣。
在中国陶瓷史上,鸡缸杯可名列精品中的精品,它以造型取胜,盈盈一握,小巧玲珑,其绘画风格采用传统意笔,寥寥数笔,将庭院中的景观生动表现在方寸之间,浓淡疏密得当,意境深邃典雅,与釉下清丽淡雅的青花互相辉映,从而形成中国艺术中诗情画意的绝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