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瓷器底款有哪些?
按字数分“天高地阔,富贵长春”等为六字款,“大清康熙年制”、“清康熙年造。”、“清朝康熙年制”为七字款。“康熙年制”为四字款,“大清康熙年制”亦有篆书者。款字排列有三行六字的、双行六字的、双行十字的,也有四字排列成一行和两行的。款字也有用本朝蓝料彩书款和用金彩书款,如“福在其中”、“康熙年制”等的器物都为蓝料彩款。康熙青花瓷款字除了青花外有的还用“釉里红加青花”;有的则是用釉里红加金彩,“釉里红加金彩”虽用之不多,但却是康熙朝独有的款字特征。
康熙朝除官窑款字外,还有很多民窑堂名款,如“玉堂佳器”、“玉山堂”、“朗润堂”等。
康熙的款字基本用毛笔书写,多用青花楷书,字体清秀,结构规整,书写得干净利落,而仿款字则显得僵硬无力,疏密不一,笔划时粗时细,且呆滞飘浮,缺乏神韵。
康熙款一般书写在器物底心,也有写在器物口沿之下或其它显著部位的。据清《南窑笔记》记述:“本朝款,俱有落款,其素三彩、五彩、红、绿、黄釉、抹红、抹绿,俱有楷款”。有的器物既有圈栏又有双方框,也有只有圈栏或双方框的,有的干脆露款。特别是书写“康熙年制”四字款字,更以露款为主。
康熙款字以“康熙年制”和“大清康熙年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