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有没有公用款瓷器?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各地都有大批墓藏及窑藏出土,其中不乏高质量的精品,在这些新出的器物中,有一部分的底款和过去见到的器物是不一样的,如“睿思东阁”、“太禧”、“福王府”等款,笔者将这类款识称之为公用款,以往学术界对这类款的认识并不一致,在这些款的真假及用途方面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下面就以“福王府”款为例谈谈笔者的认识。
福王府是明代分封的亲王中比较特殊的例子,这在《明史》等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据《明实录》记载,因周王有罪,被废为庶人后,朱元璋以河南为边陲重地,决定晋封嫡孙朱载壥为周王,而当时嫡孙还小,所以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决定以太孙第四子朱有炖“食周府租税”,这就是福王府的由来,而这时的周王府所在地并没有周王,所以由福王治理河南地区,这就是河南先后出现福王府和周王府的原因。
“福王府”款瓷器之所以备受关注,与人们对这类款真伪性的怀疑有关,因为在清末出版的《陶雅》中就有“福王府器,疑即伪款”之说,也正因为如此,在以后各种图书中介绍带有“福王府”款瓷器时,大都有“疑为清初仿制”一类的文字,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件釉里红海水双龙纹碗,就有“明洪武釉里红福王府龙纹碗,疑为清初仿制”之说,后来上海博物馆征集到一件白釉僧帽壶,也有“明永乐白釉僧帽壶,带福王府款,疑是清仿”之类的认定。
然而,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为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不断有带有“福王府”款的瓷器出土,如内蒙古通辽市成吉思汗纪念馆收藏有两件白釉梅瓶,器物肩部都有墨书“福王府”款,经过与出土器及传世品相比较,这两件器物应是明代早中期的器物;浙江桐乡县瓶山元末明初砖室墓出土有白釉玉壶春瓶一件,底部落“福王府”款;湖北钟祥皇庄郢靖王墓出土的两件青花瓷器都是“福王府”款器,一件是青花折枝灵芝纹折沿盘,另一件则是青花菊花纹花口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