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波罗多蜜心经?

从钰欢从钰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著名的佛经,也是佛教最重要、传播最广泛的经典之一。 “般若”二字意译“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的意思,即度脱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彼岸。 全文二百六十个字,集中概括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内容,故此经又被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或《般若波罗蜜心经》。

在文字上,由于该经只有260个字,篇幅短小精悍,因此流传十分广泛和迅速,并成为大乘佛教中最为大众化的经典。 在内涵上,这部经文阐述了大乘佛教所认为的宇宙和人生的本质真谛为空性,也解释了空性的意义;还阐述了由般若光普照世间众生,使众生得到解脱的因果定律及方法——般若波罗密多法门,因而它也成了佛法中最受青睐的经典。

作为佛典中极为重要的经典:首先因为它字数少且浅显易懂,便于传诵,所以流传至今的版本多达数十种之多(有汉、藏,韩、英等多种文字译本);其次则因为它的思想对后来中国佛学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中国本土佛教宗派的基础理论根据。

在中国佛教史上,将般若类经典翻译成汉语最早要数东汉末年曹魏时期罗什门下的一位大师——僧肇,他于正始年间(240-249)翻译完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北朝时梁武帝大力提倡般若学,天监元年(502),从外国僧人中选出慧思等人翻译《大般泥洹经》四卷,后改题为《大般若经第二分略本》十卷,并造出《注大般若经序》以阐明宗旨。 梁武帝亲自做《般若波罗蜜颂》,并为这部歌颂文作注。 大约在他即位前十年左右,开始用官奴和罪人组成大量人力物力来翻译《般若经》,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共译出大小般若六百卷(其中小部三百卷是大品和小品之分,大部三千多卷是摩诃般若和大般若之别),奠定了中国般若学的基本面貌,也促进了禅宗的形成和发展。 此后,隋朝智顗弟子吉藏撰《般若心经游颂》二卷,唐弘忍弟子神秀撰《菩提心经论》一卷,智俨弟子法藏撰《般若心经述义》,惠能弟子宗密撰《不思议心经略颂疏》等。 从唐代以后直至近代,这一经典的译本共有七种:分别是:玄奘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明经》、实叉难陀译的《般若波蜜多心经》、不空译的《般若理趣经》、法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及阿阇黎王玄策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眼生相无尽智涅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却舒远却舒远优质答主

这个般若波罗密经,字是写的不错,但内容实在是很差劲的。 般若,般若是大智慧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多)。 这个“波若”就是梵语的“prajñā",它的意思是理解、认知。所以翻译成中文就叫“般若”了呗(比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多蜜经"呢就叫做mahāparinibbānapāramīsūtraṃ; “心”就是梵文“cittaḥ”,它是意识之心或心灵之意; “经”在梵文中是“śāstra”,它和拉丁语言里面的“scholasticus"差不多,意思都是指典籍文献等。 所以这整个短语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吧: pujitam pajirakṣṇoparivratapratihṛtaṃ śāstrasya mahāparikṣepatantra. 这种文字游戏很没意思对吧!那为什么还要用?因为这样做是为了区分不同文本之间的区别,以及为了表示对佛教经典的尊重罢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