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书法学谁的?

米刀锋米刀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曾文正公的书法,主要来自颜真卿和欧阳询。 曾国藩自少年时便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他曾言“吾始学书,对钟王诸名家无所偏爱,得晋唐笔意”(《家书》),可见他的书法入门便是从临摹二王入的。不过,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对颜、欧两位书法家的兴趣最为浓厚,所临写的碑帖也主要是出自这两位书法家之手,其中又以颜真卿为主。 据曾氏后人回忆,曾国藩平日最喜欢将颜真卿的《争座位稿》和《祭伯父文》挂在书房。

一、《争座位帖》 “安史之乱”后,颜真卿奉命出使叛军大本营河北,向安庆节度使李希烈劝谕纳降,不料却被其扣留,并逼迫颜真卿与其称兄道弟。颜真卿坚拒不从,写下此作以抗议其无君无礼的行为。后来,由于朝臣纷纷上奏为颜真卿求情,再加上当时李希烈早已兵败身死,所以颜真卿被救回了京师长安。然而,朝廷却并没有重用的意思,只是将其任命为刑部尚书。对此,颜氏并不在乎,反而欣然接受,并在赴任途中写下了著名的《奉酬东林岑生》诗。 该作品,是颜真卿五十八岁时的杰作,也是他晚年行书的代表作之一。颜真卿之所以会在此帖中如此激烈地反对李希烈的无理要求,是因为他在早年的时候,就曾经因为拒绝投靠安禄山而遭贬官。因此,此作虽看似是在与李希烈进行“争座位”的游戏,实则蕴含着颜真卿内心强烈的情绪宣泄——这就是该作品的最大特色及价值所在。该作品的结字宽博,用笔粗放,点画厚重且有力量感;章法纵逸不拘束,给人一种天机活泼之感!

二、《祭伯父文》 这件作品,是颜真卿六十三岁时写给亡故父亲的纪念文字,从中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沉痛的哀伤之情。这件书法作品的结字比较端正,用笔也比较精细;虽然看上去并不是非常的流畅自如,但整体却显得稳重严谨、气韵生动,尤其是最后的“呜呼哀哉尚飨”一句,用笔精到,充满了感人的力度和美感的张力。 在这一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颜真卿中年时期书法的特点以及他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敦厚雄强”,这也是后世许多学颜者必须要首先把握的要点之一。

三、欧阳修书法学习历程 1.早期受学于董昌等,学习隶书和行书; 2.二十岁左右拜范仲淹为师,开始研习晋人文墨; 3.三十一岁因母亲去世离开京都回豫章守孝三年,期间得到吴楚等名师教导,进一步学习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作品; 4.守孝期满后继续回到朝中做官,在此期间又得到了吕惠卿指点,进一步学习和练习了褚遂良等人所留下的楷书和行书碑刻; 5.四十五岁后开始研究李邕和徐浩的书法风格特点,并且开始尝试将李邕的风格融入自己的笔法之中形成一种新的面貌,此后又经过多年时间的不断摸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个人风格面貌----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欧体”。

濮琛琛濮琛琛优质答主

曾公是道光年间进士、翰林,从他的字上看,应该学过柳体,但主要是他自己的东西,与柳公无关。 个人认为曾公的字写得最好的是晚年,即同治时期的行草,比如《复沈葆桢》(1868年),如上图,这个时候他已经49岁了.还有《致赵烈文书札二通并跋》(约公元一八六九年作于长沙)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而早年,也就是道光中期的作品则比较拘谨。 当然也有个别人觉得晚年的字不如早年的好,比如林散之先生就在他的《书法研究·论书绝句一百首》里说:“曾文正晚岁书,瘦硬何足观!”“少年曾拓字,神气自生光”等,但这只能说明他对曾公的欣赏角度不同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