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元宝真品有多少?

姜乐姜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现有130多座古矿冶址,其中很多都可以追溯到汉唐时代,但真正大量炼铜则是在宋朝。由于宋代实行封桩蓄币政策,大量钱铺被禁止铸币,而官炉又无法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于是便有不少私炉的出现,这些私炉大多是作坊式的,规模较小,生产的铜质较差,所以又称作“废铜”或“杂铜”。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以江西、湖南等地为最多。 金朝建立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弥补钱币不足,于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颁布了“废铜钱令”,要求民间所有铁器都要以铜代替,并限定每百斤铁只准使用七斤半铜。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炼铜业的兴旺。据《金史·食货志》记载,当时全国有冶炼铜炉876座,年产铜近40万斤。这些铜大多用来制造货币,也有一些用于铸造铜器或修筑城垣。 元代的炼铜业继续发展,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三十六年(公元1299年)曾下令各省设炉铸币,至明太祖朱元璋建国时已有数百座之多。明代初期仍然沿用旧法铸铜,后来因为滥发纸币和铸造铁锅而导致铜材紧缺,明神宗即位后便开始在江西、湖北两地大规模开采银矿和铜矿。到明朝中后期,由于工业技术进步,加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海外铜源枯竭,国内采铜业迅速崛起,产量大增。

清朝入关后,为了弥补军费和宫廷生活的开支,除了增发钱币之外,还一再增开银矿和铜矿,并允许私有资本购买矿山,这使清初的铜矿开采和冶炼得到了空前发展。乾隆时期的铜矿年产量甚至超过了明代的峰值,而当时清朝的财政收入除了赋税和徭役外,最重要的莫过于铜的税收了。据说仅云南一个省每年向朝廷缴纳的铜税就有十万斤,其余省共交六万多斤。这些铜除一部分用以铸钱外,大部分都流向了江南的铜器制造业和北京的工艺品行业。 到了晚清时期,随着外国铜板的涌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古老的炼铜业逐渐陷入绝境,最后一座皇家炼铜厂—北京隆福寺炉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停产关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