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九年纸币真品什么样子?

令狐徐稚令狐徐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30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收回银圆发行权,同时严禁白银出口。这时四川军阀混战,各自为政,财政金融混乱。此时,各地军阀、政权频繁发行钞票,以作军饷,仅川、康、青一带就有30余种,这些钞票在流通中相互混杂使用,致使物价飞涨,民生艰难。

为整顿地方财政和金融,“剿灭”赤色势力,国民党政府下令没收各军阀、割据地区银行和钞券发行之权,只准许广州国民政府和中央银行发钞、贴现、贷款,不准其他机构发行货币。但禁令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到1935年底,全国共有246个大小金融机构,其中117个有发行货币的权限。这些大小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在流通领域里互相矛盾,使法币政策无法实行。于是,为了统一货币,维护法币地位,1935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法币统一号令”的政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①收买外币:从1935年起,政府大量收购外汇,仅一年间就收购英美元钞及金镑1.8亿多英镑;

②垄断钞券发行:禁止各种私人银行和企业发行纸币、铸币等;

③限制金银出口:规定进口商品的付款方式仅限于汇票或本票,且不得付银,以防止人民将银块卖给外国人,获取外汇。 这些措施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战时财政需要,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到了抗战末期,法币发行量已高达206亿元,而抗战前约为23亿元,增加了8倍多。

随着法币发行的增长,人民手中的钞票越来越少。1935年时每个工人平均只有7元法币,到1944年只剩下了1元2角。同样,1935年的时候一个农民平均拥有田产价值法币212元,而1944年时仅值61元。 这种大幅度增发钞票的做法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有人统计了1937年至1945年间物价上升的情况∶布升了33倍,鸡蛋涨了将近30倍,食醋涨了28倍,肥皂涨了27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