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龙洋在民国可以使用吗?

陆红枫陆红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可以!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要能搞到足够的兑换券或者银元。 (注:本答案仅讨论普遍情况下百姓使用的情况,并不讨论特殊个例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问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晚清、民国时期),银两是主要货币,并在社会上广泛流通。清廷和袁世凯政府为了适应形势,分别铸行了“光绪元宝”系列银币和“袁大头”系列银币,并允许民间以银两换取相应数额的银币。在这一段时期内,白银是官方认定的交易媒介且被完全承认。

1935年民国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逐步回收白银,并在市场上大量投放纸币,试图垄断货币发行权。但由于抗战全面爆发后政府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以及大量的战时公债需要偿还本息,造成法币严重贬值,农民和市民的生活遭到了空前打击。为应对这一危机,国民政府先后于1942年和10月颁布《废两改元令》和《国币条例》,规定以法币代替旧银两作为法定计价单位,实行金币本位制,不再承认银两的法定地位。自此,银两退出货币市场。但是,由于战争的原因,新银元的发行数量受限,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陆续恢复生产,而银两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退出流通领域了。

所以,在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和金本位制度确立前,也就是在1935年至1948年间,银两和银币都是合法并且可以自由交易的货币形式。这一点与晚清时期的情况是相似的。所以题主所说的“清龙洋”即指清代的银币,在民国期间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使用时要视具体情形而定,因为不同种类的清末银币价值是有差别的。

一般来讲,清廷或民国政府发行的银币,按其面额计算,含有约3.7克纯金属(含铜),但清末的银币多为机制币,其中所含纯银往往只有3.5-3.6g;而民国的“袁大头”一类,因含银量高(89%)而被誉为“银圆之王”。不过,从经济角度考虑,银圆的价值要低于足值的银币,如一枚普通的“袁大头”价格通常在几百元上下,而相同面额的“大清银币”则至少值两千五百元。故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更偏好使用价值较高的“袁大头”。而在偏远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们还延续着用白银交易的习惯并用传统的银币进行买卖。像贵州等地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清代银币铸造窑口,所铸的“黔板”银币就是典型的代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