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保温桶吗?
当然有了,只不过没有电暖气片的加热功能罢了。 1943年,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与英国合作,在贵阳建立了一家电炉厂(贵阳电厂),主要生产电炉和加热器,产品用于炼钢、铸造及热处理等工艺,还生产家用玻璃器皿的电炉以及用来烘焙糕点或烘烤香烟的“电热杯”。 图中这个“电热杯”的外形就像一只大水壶,底部有两个支架,中间是密封的杯子,上面连接两根细长的金属棒。使用时,将开水倒入其中,通过加热水产生蒸汽来烤干食物或烘焙食品。
除了电炉和加热设备外,该厂还制造各种类型、用途不同的高温耐火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以国产原料为主配制的,有的则是由国外进口原材料制成的。高温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除一般的窑炉外,甚至还有用于制造原子弹的反应堆。
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由于工业体系被严重破坏,物资严重缺乏,就连造枪炮的钢材都要优先保证军工生产的缘故,民间用品的需求被一再压缩,以至于后来连制作显微镜、化学试剂的玻璃器皿都要用铝制品代替。到了抗战中后期,能拥有一款像样的电暖器已经算是十分高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