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火票有收藏价值吗?

简小平简小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火票有收藏价值吗?

其实,中国古代最早的邮票可能是火票,而非寄衣票。火票的产生与古代通信的困难有很大关系。清代末年,封建王朝实行严格的管制,邮政通信十分落后,民众之间的沟通十分困难,尤其是在边远地区。为解决联络问题,传递信息,便有了通信脚力、借问消息的“火”,而专门从事送信行旅的“火夫”。由“火夫”送信,到了清代末年,又出现了火票。

我国最早的火票出现在清代,图案为红纸印制的人面,用针孔将一字串起来,靠火花点燃。有的在面上添加鸟、鱼、蝶、梅等动物花鸟图案,有的在背面写字,添上对联,寄给亲朋好友。清代末期,江南制造总局始制刻纸邮票,在苏州胥门口、上海南门内开设了中国最早的“邮局”,代售局内刻制的各种邮票。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上海设有“书信馆”,后改称“上海信件公递局”,开始邮政业务。1889年清政府设立了邮局,各地也相继成立邮局。由于古代信件大都依靠人送到目的地,所以它不能成为正式的邮递业务,只能称为“书札专递”。

由于古代邮政没有官方认可,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封建王朝统治者可以随意摊派信件。例如清王朝的军队从边境调往内地,需迅速邮寄大量的公文,民间邮电部门无力承担,只有由官方开办的邮政机构才能承办。清政府以此为条件,收买民间邮亭、炉局、行栈等,作为官方的递信处。这个时期官方的递信处与民间的邮亭、炉局等并存。清未,由商民创办的“中华邮政”,从汉口开始,慢慢地在各省都会设立邮局。官办、民办的邮局共存的日子,被称为中国邮电史的“过渡期”。

中国邮票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原始的交流方式有关。我国最早的一种邮传工具——信板,约出现在5000年前。那时,人们在长途运输中相互联系,依靠的是口传和搭便车的方式。到了商代,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车马商行,开始有了从事邮递业的专用马车,每个马车夫随身携有铜件(即邮戳),以作记认。后来还出现了“驲”,即专车邮递。到了周代,则有“行人”职司传递官信,并办理一般信件的递送。

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烽火递信开始普及。到了唐代,出现了“飞霞”专门传递公文。宋以后,将递信人视为“快番”。而明代在驿站(官方邮驿)之外,也开始有民驿。清代邮驿分官办、民营两种。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快递”。

纵观我国邮票的历史,它见证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小件邮递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代邮票诞生于香港,传入内地的第一个大城市是上海。而在清末,以“通知、发布官办事件”为内容的官用邮票开始在国内大量使用。这些历史,我们作为后代子孙应该铭记在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