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镜子吗?

李软宽李软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所谓“三镜”也。大凡古代之世,皆有镜。而古时之镜,又可分为二类:一曰陶镜,二曰铜镜。

先秦之时,已有镜子。《淮南子·修务训》云:“夫志之人,所谓善图害矣,何谓也?夫伏鱼龙之音,而不知驼鸡之响;见日之光,不睹烛之照。乃闻渔浴,不见伏浴;见戴却,不见拔却。夫智,所谓以有知识无知也。”高诱注“有知,镜也,无知,水也。夫智以有知役无知道如智之正也。”夫智之“以有知识无知”,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之谓也。

然则,先秦之时,已有铜镜,而铜镜非专为照相貌也。《周礼·地官·胥师》云:“中春,令会而同乡之儒,以为学宫,令郡国修祭祀式用于郊祀,而享先代功臣。命说书者,陈其身而诵其书,以观政戒,而赏善罚恶。”然则,当时之铜镜,又为铜镜之教育、文化之用。兼有校雠、书写、祭祀之用。虽然,此类铜镜,亦当为少数人之专享,普通民众,未必能用之。

至两汉之时,铜镜方行于市,而为民众所用。《西京杂记》云:“汉武帝每到东都,必与之于莲华池中,设乐饮宴。作临水仙之戏,帝为诗曰:“澄漾绿波际,日暮赏馀晖,谁言垂钓者,得与鱼作疑。”于是命侍御取来世宁铜镜,博局桂叶纹,以示群臣。”此则武帝所御之“来世宁”铜镜,为博局铜镜之一种。其铭曰:“皇天眷顾,赏赐士夫,长生久视,富贵无穷。”《西京杂记》又云:“成帝时,后宫陈美人,发落凋枯。黄门令郭昌,为作髻,广列翠羽,以饰其发,即警鬓也。帝见而悦之,侍浴,遂生子。”则又记仕后陈美人之侍浴,生子得福之事。

曹魏之时,潘岳为东观祀郎,作《东观亡思赋》,注云:“帝於东观书,命岳为颂,铭铸於北阙,词曰:“仰瞻高门,刻镜于壁。观者如云,斯道则吉。”

两晋之时,左芬为皇后,作《怀旧赋》,云:“发半白於幼年,生两头於鼎膳。伤皓首之年,追乌飞之功。思五色之玄马,怀七政之青熊。遂感鸣鹤之方,惧惊霜之先鸣。乐既弦而欲叹,叹未绝而悲生。”此则用铜镜之明,比喻父母年高,而自伤衰老。

至唐代,则“以铜为镜”之句更为流行。大文侯房玄龄有《采菱篇》,云:“古镜灭没贵贱分。”左拾遗孟郊有《古意》,云:“借问汉宫谁得并,后庭红粉坐凋零。韦家青镜知欲尽,郑氏金篦未拟倾。”则有借古镜而讽世之谓也。《秦妇吟》云:“乱点丑雕梳碧凤,斜衔宝镜摘蝉鬓。”

宋代,则有诗人王禹偁《中秋书事》云:“白兔弄影迷玉镜,苍蟾窥象弄皮囊。”则明月已与玉镜关矣。显休同卿春夜宴,酒阑,御前赏鉴玩货,有赵德麟持小琴,韩惜愁持小银镜,皆绝艺工口。

元稹《绣宫感话》诗云:“红纱梦里经朝夕,青鸟楼中枕岁年。”又云:“自知好事天人喜,却恐妆台镜不明。”则闺中美人,又须玉镜以鉴。

至于清代,因于《红楼梦》中有“贾母拿来一块菱棱形的沉香扁金镜,一面圆光,一面斜纹,鲜亮异常。”之语。而不知清时,已有镜子。如高鹗《红楼梦注释》引《蜀竹馀韵》:“高子观书谓奇绝,如窥汉苑张骞通晓,如跨女羊延寿在天。”则知清代已有镜子。且为女子之饰物。至帝后妃嫔们之“妆台”上更必有之。则《红楼梦》写“菱棱形沉香扁金镜”,必为镜子无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