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印我拙何妨?
何妨一何妨,都为“何妨”的倒文,为“不妨”之本字,是文言文的特殊用法。“何”字为发语词,用在句首或一个词语的前面;“妨”字本意为“阻碍,害”,加“何”字,表反问,与现代文“有什么妨碍呢”意思相近,与“不妨”近义,常与它连用,表示无妨、不妨、不用等意思。“拙”原本是会意字,从手出(从攵,取声)。本义是拿着武器装作笨拙的样子以迷惑对方。引申指为人纯朴、耿直,不高明,不好。印石上见有“拙何妨”,常与“有味”连用,如:“有味,拙何妨”。
拙何妨印作
“有味拙何妨”印章典出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然止作小言昵语,虽工亦不足贵。必有出格之想,奇人之句,乃可耳目一新。然苟意未驰骛,语不脱口,而徒诩以新异,则又肤鄙之所必至,不足贵矣。即如张子野词,古今所谓高华密麗者无弗备具。即‘天不老,情难绝’,又何妨于其有味也。”
刘熙载(1813——1881),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字融斋,江苏兴化人,清末考取举人,曾任广东惠州知府以及浙江衢州等地知府。刘熙载为刘鹗的叔父,著有《书法雅言》《艺概》等。这本专事批评文章、绘画、词曲、书篆的著作中,用了很多精辟的短语来概括各种文艺的创作方法和欣赏方法。如:“推人于法,不若准之以人”、“意内言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言可咏,画可悦”等。
词曲与令曲,皆为宋时之曲。令曲用乐或为大曲中的前序一遍,或仅为前序若干遍,或为中序某些遍,为“摘遍曲子”、“大曲序引”,以单曲演唱,有独立性,为当时流行歌曲。词的五代北宋遗范,当以令曲为骨干,以小令为主要体制。如柳永,即使写慢词,也多以令曲发端。刘熙载认为词以小令为主,但要写好却较难,因为它只十来个字,不能多着一字,更不可有闲字,不能写大言,而只能写细事琐语。但若仅此而已,就是工巧也价值不高,因为这仍是老路。
刘熙载认为,要写出好词须“必有出格之想,奇人之句,乃可耳目一新”,也就是立意要新颖,用语要自然,不可追求新奇,即使语言新颖,思想内容肤浅也是不足道的。张先别号子野,曾是柳永的座上客。“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是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中最后两句,“天不老”这一名句就是由此而来的,全诗如下:“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女主人公不忍节气消逝,但又寄希望于来年。作者用“天不老,情难绝”作比,将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具体的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新颖动人,成为千古名句。刘熙载“意内言外”“推人于法,不若准之以人”等等也是强调文艺创作要有新意,才能耳目一新,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