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没有实心铜佛?
清代的黄铜佛像造型粗笨,缺乏美感,多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宗教崇拜需求而生产,其制作成本和工艺水平较低,在铜料中掺杂的成分较多,造型和细部结构也比较粗糙,更谈不上精致的装饰。
就坐佛而言,清代的黄铜像与红铜像在工艺上存在显著的区别。黄铜像的铸造基本是一次成型,因此看不到红铜像中可见的分铸焊接点。但是由于黄铜的熔点较高(1085摄氏度),相对红铜(1083摄氏度)和紫铜(1085摄氏度)在铸造时合金流动更为缓慢,因此在铸造中往往产生收缩,从而在佛像背部或者衣纹密集的部分产生裂纹。同时,清黄铜像为一次铸造完成后打磨而成,因此常有一些浇铸过程中产生的砂眼裸露在佛像的表面。
清黄铜像基本是空心的。其铸造时,将内范放入外范中,再将高温熔化的合金液浇入模型,待合金冷却后,将外范和内范去掉,即得到基本成形的铜佛像。由于制作时未对内范进行打磨,因此清代黄铜像的内部比较粗糙,可看见细小的沙粒。同时,一些内范的断茬也可能因为浇铸时冷却不充分而外翻,直接体现在佛像外部。如果局部位置合金冷却速度不尽如人意,甚至可能出现局部的空鼓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艺缺陷的体现是判断一件铜佛像是否经过改制的有力依据,在鉴定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在一些体量比较大的黄铜像中,为了防止铸造时因为合金冷却不充分而在佛像背部产生裂纹,工匠还会在佛像的衣纹等隐蔽部位再开出数量不等的浇铸孔,以灌入充足的合金,起到加固作用,这些浇铸孔在铜像成型后,只做简单处理,不进行打磨,因此在一些体量较大的铜像背部、手肘、衣纹密集处能看到比较粗糙的铸口。